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
暮春的风带着最后一缕海棠香掠过永宁侯府的飞檐,将垂落的铜铃摇得叮当作响。沈清辞对着菱花镜转了半圈,月白软缎裙裾上绣着的缠枝莲随着动作绽开,活像把春日里最嫩的那抹绿揉进了丝线里。
“姑娘,这孔雀蓝的披帛配着正好,再簪上这支点翠嵌珠钗,保管压过京中所有闺秀。”贴身丫鬟晚晴捧着首饰匣子,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。
沈清辞指尖捏着那支钗子掂了掂,无奈地笑:“你当今天是去选花魁?镇国公府的琉璃宴,是要论诗品画的场合,别弄成孔雀开屏似的,反倒落了俗。”说罢,她从匣底翻出支素银缠枝纹的发簪,只在簪头缀了颗小小的珍珠,“就这个,清爽。”
晚晴撇撇嘴,却还是听话地为她挽好发髻:“姑娘就是太低调了,前儿个二小姐还在花园里跟人说,您连《璇玑图》都认不全呢。”
“哦?”沈清辞对着镜子挑了挑眉,唇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,“那我今天可得好好‘认不全’一次,让她瞧瞧我这半吊子水平,到底能不能登得上镇国公府的台面。”
正说着,门外传来脚步声,管家福伯恭敬的声音响起:“大小姐,马车已经备好了,二小姐和三小姐在府门口等着呢。”
沈清辞起身,提着裙摆往外走,刚到二门就见沈明薇和沈明玥站在廊下。沈明薇穿了件石榴红的锦裙,头上插满了金玉首饰,活像棵会移动的糖葫芦;沈明玥则是一身浅紫,怯生生地站在一旁,手里攥着帕子,像是怕被风吹跑似的。
“姐姐怎么才来?”沈明薇瞥了眼沈清辞的装扮,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,“今天可是镇国公府的宴席,多少名门闺秀都去,姐姐穿得这么素净,莫不是怕丢了咱们侯府的脸面?”
沈清辞拢了拢披帛,慢悠悠地说:“二妹妹这一身倒是喜庆,就是不知道的,还以为你是去赴喜宴呢。不过也无妨,反正镇国公府家底厚,多添份喜意,他们应当也不介意。”
沈明薇被噎得脸通红,刚要反驳,沈明玥拉了拉她的袖子:“二姐姐,时辰不早了,咱们快走吧,别让国公府的人等急了。”
沈明薇狠狠瞪了沈清辞一眼,转身率先上了马车。沈清辞对着沈明玥温和地笑了笑,两人并肩跟上。
马车行驶了约莫半个时辰,便到了镇国公府门口。只见府门前车水马龙,络绎不绝,前来赴宴的达官显贵们穿着华丽的服饰,三三两两地往里走。沈清辞刚下马车,就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。
“清辞姐姐!”
循声望去,只见吏部尚书家的千金柳如眉正朝她挥手。柳如眉穿了件水绿色的衣裙,容貌清秀,性格爽朗,是沈清辞在京中为数不多的好友。
“如眉,你也来了。”沈清辞走上前,笑着说道。
“可不是嘛,我娘说这琉璃宴难得,非要让我来见见世面。”柳如眉拉着沈清辞的手,凑近她耳边小声说,“我听说今天宴席上要考诗赋,还要赏画,你可得好好露一手,让那些看不起你的人瞧瞧。”
沈清辞无奈地笑了笑:“我尽力吧。”
两人说说笑笑地往里走,刚进府门,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。只见庭院里摆满了各色琉璃灯,五彩斑斓的光芒映照着周围的花草树木,宛如仙境一般。庭院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荷花池,池面上漂浮着各色花灯,微风拂过,花灯轻轻摇曳,美不胜收。
“这镇国公府可真有钱,居然弄了这么多琉璃灯。”柳如眉惊叹道。
沈清辞点点头,目光却被不远处的一座假山吸引了。假山旁围着一群人,似乎在议论着什么。她拉着柳如眉走过去,只见假山上挂着一幅画,画的是一幅《春江垂钓图》,笔法精湛,意境深远。
“这画是谁画的?真是太妙了!”有人赞叹道。
“听说这是镇国公府的世子爷画的,世子爷不仅文武双全,画技更是一绝。”另一个人说道。
沈清辞仔细端详着这幅画,眉头微微皱起。她总觉得这幅画有些不对劲,可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。
就在这时,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:“各位小姐、公子,今日的琉璃宴正式开始。首先,咱们先来个诗赋比拼,以‘春’为题,大家可自由发挥,优胜者将获得镇国公府珍藏的墨宝一幅。”
众人闻言,纷纷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沈明薇更是迫不及待地走到案前,拿起笔就要写。沈清辞则站在一旁,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的景象。
柳如眉拉了拉她的袖子:“清辞姐姐,你怎么还不写?难道你不想赢墨宝吗?”
沈清辞摇摇头:“不急,我再想想。”
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,发现有几个人神色有些异样,尤其是坐在角落的一个锦衣公子,眼神闪烁,似乎在掩饰着什么。沈清辞心中一动,隐约觉得今天的宴席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没过多久,众人便陆续交了卷。评判的老夫子拿起试卷,一一诵读起来。大多都是些陈词滥调,没什么新意。轮到沈明薇的试卷时,老夫子皱了皱眉,念道:“‘春日迟迟,卉木萋萋。仓庚喈喈,采蘩祁祁。’这首诗倒是中规中矩,就是少了些新意。”
沈明薇听了,脸色有些难看。她本以为自己的诗能得到夸赞,没想到却只得到了这样的评价。
就在这时,老夫子拿起了另一张试卷,眼睛一亮,高声念道:“‘东风吹醒百花魂,细雨润开万木春。燕舞莺歌皆入画,江山万里尽朝晖。’好!好一首《春日》!这首诗意境开阔,气势磅礴,实在是难得的佳作!”
众人纷纷侧目,想要看看这首诗的作者是谁。只见老夫子拿起试卷,念出了名字:“沈清辞!”
沈明薇听到这个名字,脸色瞬间变得惨白。她怎么也没想到,沈清辞居然真的能写出这么好的诗。
沈清辞走上前,对着老夫子行了一礼:“夫子过奖了。”
老夫子笑着点点头:“姑娘不必过谦,这首诗确实是今日最佳。来人,把镇国公府珍藏的墨宝拿来,赏给沈姑娘。”
下人很快拿来了一幅墨宝,沈清辞接过,道谢后便退到了一旁。柳如眉凑过来,兴奋地说:“清辞姐姐,你太厉害了!居然真的赢了墨宝!”
沈清辞笑了笑,刚要说话,就听到有人喊道:“等一下!我觉得这首诗有问题!”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刚才坐在角落的那个锦衣公子站了起来。他走到沈清辞面前,指着她手中的墨宝,说道:“我怀疑这首诗不是沈姑娘自己写的,而是抄袭来的!”
此言一出,全场哗然。众人纷纷议论起来,看向沈清辞的目光也变得异样起来。
沈明薇听到这话,顿时来了精神,她走到锦衣公子身边,说道:“这位公子说得有道理!我姐姐平时连《璇玑图》都认不全,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好的诗?肯定是抄袭来的!”
沈清辞冷冷地看着他们,眼神里没有丝毫慌乱。她知道,这个锦衣公子肯定是受人指使,故意来找茬的。而背后指使他的人,很可能就是沈明薇。
“这位公子,说话可是要讲证据的。”沈清辞平静地说,“你说我抄袭,可有证据?如果没有证据,就是诬陷!”
锦衣公子皱了皱眉,说道:“我当然有证据!这首诗我曾经在一本古书上见过,作者是前朝的一位诗人,你怎么解释?”
沈清辞笑了笑:“哦?不知公子说的是哪本古书?作者又是谁?还请公子告知,也好让我心服口服。”
锦衣公子顿时语塞,他只是受人指使,故意来找茬,哪里知道什么古书和作者。他支支吾吾地说:“我……我一时想不起来了,反正这首诗就是抄袭来的!”
“想不起来?”沈清辞挑眉,“公子既然能断定我抄袭,怎么会想不起来古书的名字和作者?这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吧?我看你根本就是在诬陷我!”
众人听了,也觉得锦衣公子的话不可信。纷纷指责他没有证据就乱说话,诬陷良家女子。
锦衣公子脸色涨得通红,想要辩解,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。沈明薇见状,急忙说道:“就算这首诗不是抄袭来的,也不一定是姐姐自己写的!说不定是她请人代笔的呢!”
沈清辞冷冷地看着沈明薇:“二妹妹,饭可以乱吃,话不可以乱讲。你说我请人代笔,可有证据?如果没有证据,就不要在这里血口喷人!”
沈明薇被沈清辞的气势吓了一跳,后退了一步。她本来以为锦衣公子能拿出证据,没想到他居然这么不中用。
就在这时,镇国公府的世子爷萧煜走了过来。他穿着一身月白锦袍,面如冠玉,气质温雅。他看了看沈清辞,又看了看锦衣公子和沈明薇,说道:“好了,大家都安静一下。本世子相信沈姑娘的为人,她不可能做出抄袭或者请人代笔的事情。这件事就此打住,不要再议论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