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在整理爷爷留下的手稿。]
顾怀笙没有再回复。但他发来的那两个字,像一颗定心丸,让她知道,她并非孤身一人。
临近中午,花婶送来午餐,顺便低声告知:“大小姐,二爷那边……早上送去的饭没怎么动,好像在发脾气砸东西。”
林舒安手中批阅文件的笔顿了顿,头也没抬:“随他。看好门,别让他出来,也别让外面的人接触他。”
“是。”花婶应声退下。
林舒安继续工作。她知道二叔不会甘心,但他的疯狂与短视已经让他失去了所有筹码。现在,他不过是困兽之斗,掀不起太大风浪。真正的挑战,在于如何让林家这艘大船,在失去爷爷这根定海神针后,重新平稳航行。
她翻阅着爷爷的手稿,目光在其中一页上停留。上面提到了林家早年与海外某个华人商会的一段渊源,以及一位名叫陈伯谦的元老。爷爷在旁边标注:[重信守诺,可倚重,但其子与赵氏曾有旧。]
这是一个潜在的风险,也是一个机会。
林舒安沉吟片刻,在待办事项里记下:[约访陈伯谦,探明其子立场,争取支持。]
阳光在书房内缓缓移动,从东窗移到西窗。林舒安一直伏案工作,偶尔起身活动一下,站在窗前眺望片刻老宅沉寂的庭院。
这里不再仅仅是存放古籍和回忆的地方,它变成了一个运转起来的中枢。指令从这里发出,信息在这里汇总,未来的蓝图在这里勾勒。
当夕阳的余晖再次为书房镀上金色时,林舒安终于处理完手头最紧急的一批事务。她靠在椅背上,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,目光再次落在那幅“守正出奇”上。
守正,是守住林家的根基与风骨。
出奇,是在这风雨飘摇之际,找到重振家业的突破口。
她拿起手机,看着顾怀笙那个简单的头像。静待,不是无所作为。她需要利用这段时间,积蓄力量,理清脉络,等待那个“出奇”的最佳时机。
无声的交接已经完成。她坐在了爷爷的位置上,接过的不仅是责任,还有这座书房所承载的,一个家族的过去与未来。
夜色渐浓,书房里的灯亮了起来。林舒安没有离开,她还有太多需要学习和消化。
长夜漫漫,但掌灯的人,已经就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