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 > 第205章 陡坡追击野山羊

第205章 陡坡追击野山羊(1 / 2)

带着从沼泽地带猎获的沉重野牛战利品,远征小队踏上了归途。回程的路,因负重而显得格外漫长和艰辛,但每个人的心头却都萦绕着一股混合着疲惫与亢奋的情绪。首战告捷,不仅意味着丰厚的物质回报,更极大地提振了队伍深入北方、挑战未知的信心。

然而,北方的荒野似乎有意要磨砺这群不速之客。当他们终于走出那片令人神经紧绷的沼泽区域,重新进入相对熟悉的连绵山岭时,另一个目标——那些据说在陡峭石山上跳跃如飞的野山羊(北山羊)——的踪迹,也开始零星地出现在乌娜吉和巴雅尔敏锐的视线中。

那是在一片怪石嶙峋、植被稀疏的山峦地带。与沼泽的湿软泥泞截然不同,这里充满了硬朗与险峻。巨大的岩石历经风霜雨雪,被侵蚀成各种奇特的形状,石缝间顽强地生长着一些低矮的灌木和苔藓。空气干燥而清冷,带着岩石和尘土的气息。

“看那里。”乌娜吉指着远处一面近乎垂直的、在阳光下泛着灰白色的悬崖峭壁。在峭壁上方一些肉眼几乎难以分辨的、如同细线般的岩石凸起或狭窄平台上,有几个移动的小黑点。“是它们,北山羊。它们在舔食岩石上的盐分,或者寻找石缝里的苔藓。”

冷志军举起望远镜,调整焦距。镜头里,那几头野山羊的身影清晰起来。它们体型比家山羊更加矫健修长,通体覆盖着灰褐色的厚毛,与岩石颜色完美融合,若非移动,极难发现。最引人注目的是公羊头上那对巨大的、向后弯曲呈弧形、表面布满环状棱突的犄角,如同两柄弯刀,充满了力量感。它们在山壁上轻盈地跳跃移动,落脚点往往只有巴掌宽,却如履平地,仿佛重力对它们失去了作用。

“这……这咋上去打?”林志明(此次北上他代替了留守的哈斯)看得目瞪口呆,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。他之前参与的多是林地或草甸狩猎,面对这种近乎垂直的战场,感到一阵无力。

巴雅尔眼中却闪烁着挑战的光芒,他活动了一下手腕,瓮声道:“有意思!比力气,它们不行。比爬石头,我们,不如。得想办法,把它们,弄下来!”

诺敏仔细观察着山羊的活动规律和周围的地形,轻声道:“它们很警惕,视觉和听觉都极好,稍微靠近就会被发现。直接攀爬追击几乎不可能成功。”

冷志军放下望远镜,眉头微锁。猎取这些峭壁上的精灵,显然需要完全不同于对付野牛或豹子的策略。强攻不行,只能智取,利用它们自身的习性。

“它们不会永远待在峭壁上。”冷志军沉吟道,“总要下来喝水,或者到地势稍缓的地方觅食。我们需要找到它们往返的必经之路,或者它们相对放松的栖息地,然后设伏。”

接下来的两天,小队暂时放下了沉重的牛货(找了一处隐蔽山洞妥善藏匿,留下阿木尔和部分猎犬看守),以这片石山区域为中心,展开了细致的侦察。他们不再试图靠近那些令人眩晕的主峭壁,而是围绕着石山底部、连接着溪流或草甸的缓坡、以及山脊线上可能存在的通道进行搜索。

乌娜吉和诺敏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她们在石山脚下一条季节性溪流的源头附近,发现了一片被大量山羊蹄印踩踏得光秃秃的泥地,这里是它们频繁饮水的地点。更重要的是,在石山侧面一条相对隐蔽、但并非完全垂直的险峻坡道上,她们发现了一条清晰的、被山羊长期踩踏形成的“之”字形小径。这条小径连接着山下的水源草甸和半山腰一处背风的、有着几块巨大岩石遮蔽的小平台。

“那里很可能是一个它们常用的中途休息点,或者观察点。”乌娜吉判断,“从山下到那个平台,虽然陡峭,但并非无法攀爬。而从平台再往上,就是真正的绝壁了。”

冷志军亲自勘察了那条险峻的坡道和半山腰的平台。坡道坡度超过六十度,布满了松动的碎石和带刺的灌木,攀爬起来异常困难且危险,但对于身手敏捷、又有绳索辅助的猎人来说,并非不可逾越。而那个平台,位置极佳,视野开阔,可以俯瞰山下很大一片区域,确实是设伏的理想地点。

“就在这里设伏。”冷志军做出了决定,“目标是那些沿着这条小径上下山的山羊。我们不上绝壁,就在它们认为相对安全的‘交通要道’上动手。”

计划随即制定:

冷志军&乌娜吉:携带53式步枪和强弓,提前一天夜间,利用夜色和岩石掩护,秘密攀爬上那个半山腰平台,在巨石后潜伏。他们是主要的远程狙杀手。

巴雅尔&林志明&诺敏:在山下溪流饮水点附近的灌木丛中设伏,携带56半和猎枪。他们的任务是,在预定时间,故意制造一些不大不小的动静(如敲击石头、低声呼喊),惊扰可能在山下饮水的山羊,将它们驱赶上山,逼入冷志军和乌娜吉的伏击圈。同时,他们也负责拦截可能从其他方向逃窜的山羊。

猎犬:大部分猎犬留在山下伏击点,由巴雅尔指挥,必要时参与驱赶和拦截。只带灵嗅跟随冷志军和乌娜吉上山,利用它敏锐的嗅觉预警可能从山顶方向接近的危险。

这是一个需要精确配合和极大耐心的计划。潜伏组要在岩石上忍受至少一天一夜的风吹日晒和寒冷,不能发出任何声响;驱赶组要掌握好惊扰的力度,既要让山羊受惊上山,又不能吓得它们慌不择路逃往其他方向。

行动日的前夜,月黑风高,正是潜行的好时机。冷志军和乌娜吉检查好装备,将步枪和弓箭用布包裹好防止碰撞,带上足够的水和干粮,腰间系上绳索,带着灵嗅,如同壁虎般,开始沿着那条险峻的“之”字形小径向上攀爬。

过程极其艰难。脚下是松动的碎石,手抓的岩石棱角锋利且不确定是否牢固。每向上一步,都需要小心翼翼,全身肌肉紧绷。灵嗅被放在一个特制的背篓里,由冷志军背着,它似乎明白任务的危险性,异常安静。乌娜吉则展现了惊人的攀爬能力,她身体轻盈,动作协调,往往能先一步找到最稳妥的落脚点和抓手,并为后面的冷志军提供指引和保护。

耗费了近两个时辰,有惊无险地,两人一犬终于抵达了半山腰的平台。平台面积不大,约莫半个打谷场大小,地面是坚实的岩石,几块巨大的、如同房屋般的岩石交错矗立,形成了天然的隐蔽所。他们选择了两块巨石之间的缝隙作为潜伏点,这里视野良好,可以清晰地监控下方那条上山的小径,自身又极为隐蔽。

潜伏下来后,便是漫长的等待。山间的夜晚寒冷刺骨,即使裹紧了所有衣物,依旧能感受到那无孔不入的寒意。他们不敢生火,只能靠互相依偎和意志力硬抗。灵嗅蜷缩在两人中间,用它毛茸茸的身体提供着些许温暖。耳朵里只有呼啸的山风和偶尔不知名夜鸟的啼叫,更显得四周死寂一片。

第二天,天色渐亮。阳光驱散了部分寒意,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——曝晒和口渴。他们只能小口抿着水壶里有限的水,啃着干硬的饼子,身体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变得僵硬麻木。望远镜和枪口,却始终对着山下那条蜿蜒的小径。

山下,巴雅尔小组也早已就位,隐藏在溪流旁的灌木丛中,如同蛰伏的猎豹,等待着约定的信号。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直到日头升到头顶,预定的行动时间将至,山下依旧没有山羊的踪影。难道判断失误?山羊今天不从这里经过?

就在潜伏的两人心中也开始有些焦躁时,一直安静趴着的灵嗅,耳朵突然动了动,鼻子轻轻抽吸着,发出了极其轻微的、警示性的呜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