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 > 第194章 野猪群祸起田埂

第194章 野猪群祸起田埂(1 / 2)

紫貂狩猎带来的稳定收益和心灵抚慰,如同春日里和煦的阳光,渐渐驱散了狩猎队心头因猞猁和失去猎犬而笼罩的阴霾。队员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,训练的劲头也更足了。大青的伤势在孙老药的草药和精心照料下,恢复得七七八八,虽然奔跑起来那条伤腿还略微有点不敢完全发力,但已然恢复了头狗的威严和大部分战斗力。灰狼和黄豹身上的抓痕也结了痂,无碍行动。两只幼犬“闪电”和“灵嗅”更是如同吹气球般长大了一圈,精力旺盛得吓人,整日在院子里追逐打闹,为冷家小院平添了许多生气。

屯子里,因狩猎队的存在而悄然发生的变化也越来越多。几家参与了狩猎队或者有亲属在队里的人家,翻新了屋顶,置办了新衣,饭桌上的油水也明显厚实了些。就连那些没直接参与的人家,也因为狩猎队时常低价处理或分赠些鹿肉、野猪肉,生活也得到了些许改善。冷志军和狩猎队的声望,在冷家屯及周边几个屯落,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他走在屯子里,遇到的多是恭敬而热络的招呼,甚至有些半大孩子,会远远地跟在他身后,模仿着他走路的姿态,眼神里充满了崇拜。

然而,这片黑土地上的生活,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就在狩猎队专注于紫貂狩猎,并开始着手准备,等待大青彻底痊愈后,再行谋划如何对付那窝狡猾的猞猁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、关乎许多人家一年口粮和生计的危机,打破了暂时的平静。

时令已进入五月,关外苦寒之地的春天来得迟,却也来得猛烈。几场透雨过后,憋屈了一整个漫长冬季的黑土地,仿佛一夜之间就苏醒了过来。积雪消融殆尽,杨树、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,甸子上的草甸子也开始泛青。屯子周边那些被精心伺候了一冬的土地,早已被犁铧翻开,露出了油黑湿润的泥土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万物复苏、生机勃勃的气息。

庄稼人一年的希望,就全寄托在这片刚刚播种下玉米、大豆、谷子的田地里了。男人们忙着最后的整地、下种,女人们则提着篮子,在田埂地头撒些菜籽,盼着不久后就能吃上第一茬新鲜的小白菜、水萝卜。整个屯子都笼罩在一种忙碌而充满期盼的氛围里。

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祸事来了。

起初,只是屯子最东头、靠近老林子边缘的几户人家,发现自家刚出苗不久的玉米地,被不知什么东西拱得乱七八糟,嫩绿的苗子被连根啃断,地里留下一些杂乱的、像是猪蹄子踩过的印记。人们只当是山里的野猪小股流窜下来打打牙祭,虽然心疼,但也还算在意料之中,骂骂咧咧地补种了事,并加强了夜间巡逻和敲打铜盆之类的驱赶。

但很快,情况就变得不对劲了。被祸害的地块越来越多,从屯东头蔓延到了屯西头,甚至连靠近屯子中心、往年很少被野兽光顾的菜园子都未能幸免。被破坏的程度也急剧上升,不再是零星啃食,而是成片成片地被彻底毁掉,泥土被翻拱得如同被犁过一遍,刚露头的庄稼苗被践踏、啃噬得一片狼藉,惨不忍睹。地里留下的脚印也越来越密集、清晰,那分明是成群结队的野猪才能留下的!

“是野猪群!大群的野猪下山了!”经验丰富的老农们看着地里那触目惊心的场景,捶胸顿足,脸色煞白。

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屯子,恐慌和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。对于靠天吃饭、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,地里的庄稼就是他们的命根子!这一季的收成要是被野猪祸害完了,下半年一家老小吃什么?拿什么交公粮?冬天拿什么果腹?

“天杀的野猪啊!这是不让人活了!”

“俺家那两亩苞米地,全完了!全完了啊!”

“这可咋整啊!夜里敲盆放炮仗都不管用了,那帮畜生根本不怕人了!”

“……”

屯子里哭声、骂声、叹息声响成一片。屯长老耿叔急得嘴角起了一圈燎泡,组织青壮年日夜轮班巡逻驱赶,但收效甚微。野猪群似乎摸清了人类的规律,往往在人最疲惫的后半夜发动袭击,而且行动迅速,等巡逻的人发现动静赶过去,它们早已饱餐一顿,扬长而去,只留下一片狼藉。

“去找军子!去找狩猎队!”不知是谁最先喊出了这一句,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。如今,在整个冷家屯乃至周边屯落的人们心中,冷志军和他的狩猎队,就是最能解决这种“硬茬子”问题的希望所在。

于是,这天上午,冷志军家的院子,被闻讯赶来的、面带愁容和期盼的屯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。老耿叔走在最前面,身后跟着几十号男男女女,都是家里田地受损最严重或者岌岌可危的农户。

“军子!这回可得帮帮大伙儿啊!”老耿叔抓住冷志军的手,声音带着哽咽,“那帮野猪崽子太猖狂了!再让它们这么祸害下去,咱们屯今年就得喝西北风了!”

“是啊,冷把头!你们狩猎队本事大,连熊瞎子都能收拾,求求你们出手,把这帮该死的野猪赶走或者打死吧!”

“军子兄弟,俺家就指着那几亩地活命呢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七嘴八舌的恳求声、诉苦声,汇聚成一股沉重的压力,压在了冷志军和闻讯赶来的狩猎队队员们肩上。

冷志军看着眼前这一张张被生活折磨得充满焦虑和期盼的脸,看着老耿叔那几乎要跪下的姿态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扶住老耿叔,目光扫过众人,沉声道:“耿叔,各位乡亲,大家别急,慢慢说。到底是个什么情况?野猪有多少?主要在哪儿活动?”

老耿叔和几个受害最重的农户,你一言我一语,将野猪群祸害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。根据他们的描述和地里留下的痕迹判断,这应该是一个规模不小的野猪群,数量估计在二三十头以上,由一头或者几头体型巨大的老母猪或公猪(猪王)带领。它们似乎就盘踞在屯子附近的老林子边缘,昼伏夜出,行动狡诈,专门挑庄稼长势最好的地块下手,而且越来越肆无忌惮。

“军子,你看这事儿……”老耿叔眼巴巴地看着冷志军。

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冷志军身上。林志明、哈斯等年轻队员跃跃欲试,对付野猪可比对付猞猁让人心里踏实些。巴雅尔也摩拳擦掌,对付这种成群的有蹄类动物,他很有经验。就连乌娜吉,也露出了关注的神色,追踪兽群是她的强项。

冷志军没有立刻答应,他沉吟了片刻。帮助屯民驱赶猎杀危害庄稼的野兽,是狩猎队义不容辞的责任,也能进一步巩固队伍在地方的根基和声望。而且,野猪虽然危险,但相比于猞猁,其行为模式更有规律可循,狩猎队现有的装备和经验,对付它们更有把握。野猪浑身是宝,肉可以食用,皮可以制革,獠牙也有价值,算是一举多得。

但是,风险同样存在。成群的野猪,尤其是被激怒的猪群,冲击力极其可怕,丝毫不亚于熊罴的冲锋。而且猪群中往往有经验丰富的老猪,十分狡猾。必须要制定周密的计划,不能蛮干。

“耿叔,各位乡亲,”冷志军终于开口,声音沉稳有力,“这事儿,我们狩猎队接了!”

话音刚落,院子里顿时响起一片如释重负的感激声。

“但是,”冷志军抬手,压下喧哗,“野猪群不是那么好对付的,尤其是这么大一群。我们需要时间侦察,摸清它们的具体数量、活动规律、领头猪的情况,然后才能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。大家先回去,加固田边的篱笆,夜里巡逻不要松懈,尽量把它们阻挡在田地之外。给我们两天时间,两天后,我们狩猎队,一定给大家一个交代!”

冷志军沉稳自信的态度,如同一颗定心丸,让惶惶不安的屯民们稍微安定下来。众人千恩万谢地散去,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了这支日益强大的狩猎队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