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 > 第184章 狗帮初训显威芒

第184章 狗帮初训显威芒(2 / 2)

大青一马当先。它没有像一些年轻气盛的猎犬那样,凭借一股猛劲盲目冲出去,而是先停留在起点,昂起硕大的头颅,鼻子在空气中快速而细微地抽动,捕捉和分析着随风飘来的、最微弱的气味分子,迅速确定了大致的风向和最主要的气味源方向。然后,它才低下头,鼻尖几乎紧贴着地面,开始如同精密仪器般,沿着气味痕迹进行追踪,步伐初时稳健,随后逐渐加快,但始终保持着对主踪迹的高度专注,显示出卓越的定力。

灰狼、黑子、黄豹等狗紧随在大青身后,形成了一支颇有声势的追踪队伍。老狗缺耳朵则不紧不慢地跟在队伍侧后方,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监军,时而也会低头嗅闻,查漏补缺,确保没有偏离太远。

追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。当队伍行进到乌娜吉设置的第一处狐狸尿液迷惑岔路时,那股突然变得浓烈而具有诱惑性的狐狸气味,立刻让几条嗅觉特别灵敏、但经验尚浅的年轻公狗产生了明显的迟疑和动摇。以嗅觉见长的“大嗓”立刻停下脚步,对着岔路方向发出兴奋的狂吠,似乎在提醒同伴这里有“大鱼”;而性格冲动易怒的“愣头”更是蠢蠢欲动,身体已经转向,准备脱离主队去追击那看似更“刺激”的目标。

就在队伍即将产生分歧、面临分裂风险的关键时刻,领头的大青却只是在岔路口极其短暂地停顿了不到三秒钟。它没有理会“大嗓”那扰人的吠叫,而是将鼻头更贴近地面,极其仔细地、反复交叉嗅闻比较主踪迹和岔路口的气味,它的鼻子仿佛拥有超越常理的分辨率,能够清晰地辨别出气味的新鲜度、浓度差异以及更深层的来源信息。最终,它发出一声低沉、短促却充满不容置疑威严的吼叫,像是在严厉呵斥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同伴,然后毫不犹豫地、步伐坚定地沿着原定的、气味相对较淡但更为“正宗”的狍子血迹方向继续前进!

头狗的权威、冷静的判断力和对主踪迹的绝对忠诚,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!灰狼和老狗缺耳朵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立刻跟上。那几条原本迟疑的公狗,在大青明确的指令、威严的吼声和大多数同伴一致行动的裹挟下,也迅速放弃了错误的方向,有些讪讪地重新汇入主队,继续追踪。

站在地势稍高处以纵观全局的赵老蔫,看到这一幕,再次忍不住颔首,对走到他身边的冷志军低语,语气中充满了赞赏:“军子,这头狗,你是选对喽!心稳得像块石头,鼻子灵得赛过猞猁,最关键的是能镇住场子,压得住邪性!是块千载难逢的、能当帅才的好料!”

冷志军心中也暗自松了一口气,紧绷的嘴角微微上扬,更加确信了阿尔塔和岳父那毒辣的眼光,也对这支狗帮的未来充满了更大的期待。

追踪继续。队伍来到了诺敏利用视觉欺骗设置的虚假脚印和拖痕处。这里的迷惑性甚至比气味岔路更强,因为那些被刻意制造出的、清晰的“痕迹”具有很强的视觉误导性。连经验相对丰富的灰狼都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,低头仔细辨认着那些脚印的真伪。然而,大青依旧主要信赖它那无与伦比的嗅觉系统,它只是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那些看似清晰的印记,鼻子则在周围快速扫过一圈,捕捉着空气中残留的、更为真实的气味信息,随即再次发出一声催促性的低吼,引领着队伍果断绕开了这片精心布置的视觉陷阱,重新回到了真正的主踪迹线上。

最终,狗群成功追踪到了本次训练的“终极目标”——一块被乌娜吉故意悬挂在一处矮树杈上、浸透了狍子血的旧棉絮,模拟受伤猎物停留或死亡的地点。

“衔回!”看准时机,冷志军立刻发出指令。

大青上前,没有像某些猎犬那样,出于本能粗暴地撕扯、争夺“猎物”,而是展现出极高的训练素养和克制力。它小心地用牙齿叼住棉絮的边缘,确保不会过度损坏(模拟真实猎场中保护珍贵皮毛的需求),然后转身,迈着稳健而轻快的小碎步跑了回来,将棉絮轻轻放置在冷志军脚前的地面上。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,它后腿蹲坐,仰起头,目光专注地望向冷志军,尾巴保持着轻微的、节奏性的摆动,清晰地表达着等待下一个指令的状态。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,冷静、高效且充满纪律性。

“好狗!干得漂亮!”冷志军难得地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赞许笑容,蹲下身,用力地、充满嘉许地揉搓着大青粗壮的脖颈和坚实的头颅。大青似乎也很享受这份肯定,微微眯起了眼睛,喉咙里发出满足的、低沉的咕噜声,庞大的身躯甚至依赖般地蹭了蹭冷志军的腿。

上午的追踪训练,成果显着,让所有队员都对这支狗帮,尤其是对大青这位核心,建立了初步的、却是坚实的信心。

简单的午休,众人就着咸菜疙瘩啃着自带的贴饼子,分享着水壶里的凉开水,狗群也得到了饮水和短暂的休息。下午的训练,转向了更具对抗性和协作难度的模拟围猎与团队协同作战。

冷志军让力量最大的哈斯和身手最灵活的苏和,利用现成的稻草、厚重的旧棉袄、结实的木棍和绳索,扎了几个虽然粗糙但足够结实、能模拟出一定重量和形态的“野兽”模型,有的突出了类似野猪的拱嘴和獠牙,有的则绑上了类似狍子的分叉犄角。哈斯和苏和随后穿上特意加厚、内部填充了大量柔软棉花的旧棉袄(以此模拟野兽皮糙肉厚的质感以及冲撞时带来的力道),在打谷场上划定的“狩猎区域”内,模仿着野兽的行走、觅食、受惊逃窜乃至被逼入绝境时的反抗动作。

“散开!形成包围圈!注意相互位置!”冷志军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——几处土堆、零散的灌木和那盘石磨,迅速下达了战术指令。

队员们如同被按下了启动键,立刻行动起来。他们依据这几天反复演练、不断优化的基础阵型,迅速两两一组,分散开来。冷志军和林志明一组,占据了一处稍高的土堆,负责总览全局、指挥调度以及模拟远程火力支援;乌娜吉和诺敏一组,凭借其超群的灵敏度和追踪能力,负责侧翼的驱赶、骚扰和侦察敌情;巴雅尔和哈斯(后者在扮演完“野兽”模型后迅速归队)一组,作为队伍中最强的正面拦截和近战强攻力量;阿木尔和苏和一组,则负责更远距离的迂回包抄,堵截“野兽”可能逃窜的退路。

狗群在大青的带领下,也立刻做出了反应,分成了两股。大青亲自率领灰狼、黑子、黄豹等冲击力强的主力,从包围圈的左侧开始快速迂回,它们发出震耳欲聋、充满威慑力的狂吠,主要目的是制造巨大的声势,惊吓和驱赶“野兽”,迫使它按照猎人的意愿移动。而老狗缺耳朵则带领着以沉稳着称的“追风”和另外两条狗,从右侧进行更为谨慎的骚扰、驱策,逐步压缩“野兽”的活动空间,防止其从侧翼突破。

“注意配合!保持安全距离!盯紧自己负责的区域,用眼角余光关注队友和狗的位置!”冷志军的声音在场上冷静地回荡,及时提醒着可能出现的漏洞。

模拟的“野兽”(主要由身形更灵活的苏和扮演)在区域内不甘束手就擒,它左冲右突,时而猛地加速冲向某个看似薄弱的环节,时而突然折返,试图利用障碍物摆脱追踪。狗群则忠实地执行着驱赶和压缩的任务,它们利用远超人类的速度和灵活性,不断吠叫、佯攻、贴身骚扰,巧妙地利用团队配合,一次次将“野兽”逼退,迫使它向着队员们预设的“最佳伏击点”——那片相对开阔、视野良好、无障碍物影响射击的中央空地移动。

当“野兽”被成功驱赶到伏击点,因不断的奔逃和骚扰而显露出疲态和一丝慌乱时,冷志军看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,发出了“攻击!”的指令。

大青应声而动,如同一道青灰色的闪电,第一个扑了上去!它没有凭借蛮力盲目地攻击“野兽”看似要害的脖颈或头部(那在真实狩猎中往往有厚皮和骨骼保护),而是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战斗智慧,它选择了一口咬住“野兽”手臂位置那厚厚的棉絮填充处,利用自己庞大的体重和强大的咬合力、颈部力量,死死拖住“野兽”的“前肢”,极大地限制其行动能力和反抗空间!这一下,展现的不仅是勇猛,更是经验与头脑的完美结合!

其他猎犬见头狗已然得手并控制了局面,立刻按照狩猎的本能和训练形成的惯性蜂拥而上!“黑子”和“黄豹”分别迅猛而精准地咬向“野兽”的“后腿”关节处,“愣头”则依旧不改其莽撞本色,冲着“野兽”的“背部”疯狂地撕扯、甩动(模拟攻击以造成伤害和恐慌),一时间,激烈的吠叫声、模拟的野兽吃痛反抗的嘶吼声、棉絮被撕扯开的嗤啦声混杂在一起,场面瞬间变得火爆而混乱!

“停!回!”眼看“野兽”就要在这群如狼似虎的猎犬围攻下被“大卸八块”,冷志军立刻发出了严厉而急促的停止指令。

大部分狗只听到指令,尤其是看到大青在听到指令的瞬间,毫不犹豫地松开口,并迅速后撤之后,它们也立刻停止了攻击动作,纷纷退后,但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戒姿态,龇着森白的牙齿,从喉咙深处发出威胁性的低吼,紧紧盯着“猎物”。然而,那条名叫“二虎”的屯里公狗,却因为性格使然,加之初次参与这种高强度的模拟对抗,兴奋过度,杀红了眼,依旧对着“野兽”的“腿部”进行着疯狂的撕咬,对停止指令充耳不闻!

“二虎!停!听见没有!停下!”负责这一区域的林志明急得满脸通红,大声呵斥,但二虎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毫无反应。

就在这纪律即将崩坏的关头,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!已经退开到安全距离的大青,敏锐地注意到了二虎违抗命令的行为。它没有任何犹豫,喉咙里发出一声蕴含着怒意的低吼,猛地再次启动,它不是去攻击二虎,而是利用自己更强壮的身体,如同坦克般侧向狠狠撞了二虎一下!这一撞势大力沉,精准地打断了二虎的撕咬动作,将其撞得一个趔趄,差点摔倒。二虎被这突如其来的撞击搞懵了,愣在原地,扭头看向面沉如水、眼神冰冷带着斥责的大青,接触到那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,它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,喉咙里的低吼变成了委屈的呜咽,悻悻地松开口,夹着尾巴退到了一旁,不敢再有任何造次。

“都看见了吧?!”冷志军立刻抓住这个绝佳的现实案例,声音洪亮地对全体队员和狗群进行现场教学,语气严肃至极,“这就是令行禁止的重要性!尤其是在发起攻击之后!让停,就必须立刻、毫不犹豫地停!这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,这是铁打的纪律!是战场生存和收获保障的基石!不停,就可能误伤到靠近的同伴,或者把好不容易猎到、价值千金的猎物皮毛撕得稀烂,肉也糟蹋得不成样子!头狗,不仅要能带头冲锋陷阵,更要能在关键时刻控制住场面,能管束住每一个不听话的部下!大青,今天你立了大功!”

他走过去,再次毫不吝啬地嘉奖地用力拍了拍大青的头和肩膀。大青平静地接受着这份荣誉,仿佛刚才那维护纪律的雷霆一击,只是它职责范围内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。

这场意外的插曲,给在场的每一位队员和每一条猎犬都上了无比生动、印象深刻的一课。队员们对头狗在狗帮中扮演的“执法官”和“定海神针”角色有了颠覆性的认识,而那几条原本内心或许还存有一丝散漫或不服的屯里公狗,此刻再看向大青时,眼神里已经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敬畏和彻底的顺从。

巴雅尔对这套需要高度协同的围猎战术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。训练间隙,他拉着冷志军,用他那生硬却努力表达的汉语,夹杂着大量生动的手势,急切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:“冷,头人!打猎,不能,一个样子!不同的,野兽,要用,不同的,打法!”他干脆蹲下来,用树枝在泥地上画起简陋的示意图,“野猪,这里(指示意图),冲起来,像,石头滚下山!不能,正面,硬挡。要,像这样(画迂回线),侧面,打,骚扰,让它,不停转身,消耗,力气!等它,累了,再,动手!”他又画了几个分散的小圈代表狼群,“狼,群,聪明!会,配合!我们,阵型,更要,紧!狗,不能,散开太远,要,互相,能看见,能,支援!”

他的想法虽然因为语言障碍表达得断断续续,但核心的战术思想却清晰无比,充满了来自无数次生死搏杀积累下的实战智慧。冷志军认真倾听着,不时点头表示赞同,并补充道:“没错!巴雅尔,你说到根子上了!打围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死套路,得像老中医号脉一样,得看菜下饭,看兽下套!往后,咱们每次出猎回来,都得坐下来好好总结,针对不同猎物的习性、弱点,制定出专门的战术。你带来的这些经验,是无价的宝贝!”

乌娜吉则将其敏锐的观察力聚焦于狗群与猎人之间,在复杂环境下的远程配合与信息传递上。她向冷志军细致地演示和讲解,如何通过分辨狗群吠叫声的音调高低、频率快慢、节奏变化乃至其中蕴含的情绪,来精准判断它们遭遇的猎物种类(例如,遇到兔子多是兴奋、短促的追吠;遇到野猪则可能是紧张、激烈、带有警告意味的狂吠集群)、大致体型以及人与猎物之间的实时距离。她还进一步建议,在狗群成功缠住猎物、吸引其绝大部分注意力时,猎人应该如何利用这宝贵的时机,迅速而隐蔽地移动,寻找最安全、最无遮挡、最能保证一击致命的射击角度和位置,力求以最小的风险和最高的效率结束战斗,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和狗的安全。

她的观察细致入微到了极致,提出的建议极具前瞻性和实战价值,让冷志军对这位平日里话语不多、却心细如发的鄂温克姑娘,越发地刮目相看,心中暗叹队伍里真是藏龙卧虎。

高强度的训练中,也并非总是严谨和顺利,意外插曲在所难免。在下午一次模拟长途追击、变换队形的训练中,精力过剩、好奇心爆棚的幼犬“闪电”,终究是没能抵抗住外部世界的诱惑,趁着所有人都在专注于战术跑位,它偷偷脱离了大部队的侧翼,被一只在枯草丛中翩翩起舞、色彩鲜艳的菜粉蝶彻底吸引了注意力,兴奋地吠叫着追了上去,越跑越远,一头扎进了林地茂密的深处。

等到心细如发的诺敏最先察觉到“闪电”不见了踪影,大声示警时,那个小小的灰色身影早已消失在视线之外,连叫声都听不到了。众人顿时一阵忙乱和担忧,尤其是林志明,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连连跺脚。冷志军虽也心头一紧,但作为主心骨,他强行保持镇定,立刻示意大青凭借“闪电”残留在地上的和空气中的微弱气味,带队进行搜寻。

大青再次展现了它作为头狗的可靠与专业。它低头仔细嗅闻了“闪电”最后停留玩耍的那片草地,鼻翼快速耸动,随即抬起头,目光锁定一个方向,毫不犹豫地追了出去。众人紧跟其后,心中忐忑。在一片长满带刺灌木、地势微陡的坡地边缘,大家终于听到了“闪电”那带着惊恐和无助的、细弱可怜的呜咽声。循声跑去,拨开茂密的灌木丛,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——小家伙竟然失足掉进了一个被层层枯枝败叶半掩着的、废弃不知多少年的土豆窖里!窖口虽不大,仅容一人通过,但深度却超过了两米,四壁因常年风化雨水冲刷而变得光滑潮湿,“闪电”在窖底急得团团转,一次次奋力向上跳跃,小爪子徒劳地在湿滑的土壁上刨抓着,却怎么也爬不上来,叫声愈发凄惶。

万幸发现得及时!若是等到天黑,或是被其他野兽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队伍中身材最为瘦小灵活的诺敏再次自告奋勇,在大家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做好安全保护后,小心翼翼地滑下窖底,将那个吓得浑身发抖、呜咽不止的小家伙紧紧抱在怀里,救了上来。“闪电”一回到坚实的地面,立刻挣脱诺敏的怀抱,委屈万分地一头扎进冷志军的腿缝里,把小脑袋埋得深深的,身体还在微微颤抖,显然是吓坏了,在接下来的训练里,它果然老实了许多,再也不敢擅自脱离队伍了。

而另一只幼犬“灵嗅”,则通过与哥哥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,展现了它非凡的潜质。它几乎整个白天都安安静静地待在它的竹筐“观察所”里,很少无故吠叫,大部分时间,它都在专注地“观察”和“学习”。它看着大狗们如何执行命令,看着两脚兽们如何发号施令、相互配合,那颗小脑袋时而歪向左边,时而歪向右边,黑亮如葡萄般的眼眸里闪烁着的不是懵懂,而是一种近乎思考和分析的光芒。当“闪电”被救上来,惊魂未定、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喘息时,“灵嗅”甚至主动走出竹筐,迈着还不太稳当的小步子走过去,用它湿润冰凉的小鼻子,轻轻拱了拱哥哥的脖颈和脸颊,喉咙里发出一种极其细微的、带有明显安抚意味的、如同哼唱般的呜咽声。它所表现出的这种超越年龄的冷静、同理心和灵性,让所有目睹这一幕的队员都感到惊讶不已,纷纷议论这小家伙将来恐怕不得了。

夕阳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,沉入远山之下,将西边的天空烧成一片壮丽而凄艳的绛红色,也将这支经历了一整天高强度锤炼、疲惫不堪却精神内核愈发凝聚的队伍的身影,在空旷的打谷场上投射出长长短短、交织在一起的剪影。

收队的唿哨声悠长响起,带着一丝解脱,也带着满满的收获。

胡安娜和林秀花早已准备好了充足的温盐水、干净的布巾和简单的吃食,迎上前来,帮着一个个汗透衣背、浑身沾满泥土草屑的队员们擦拭、整理,递上水壶。看着丈夫虽然满脸是无法掩饰的倦容,连站立似乎都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,但那双向来沉静的眼眸深处,却燃烧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、更加坚定的火焰;看着这群来自天南地北的队员们,虽然彼此间话语不多,但眼神交流中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默契与信任;看着那群或趴或卧、吐着舌头大口喘气的猎犬,它们之间似乎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、基于共同经历和权威认可的秩序,胡安娜那颗从清早就一直悬着、随着训练起伏而忽上忽下的心,终于彻底地、安稳地落回了胸腔最深处,一股暖流涌遍全身,化作了脸上那无法抑制的、由衷的、安心而自豪的笑容。她知道,丈夫正在用他的汗水、智慧和魄力,一步步将那个看似遥远的梦想,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。

“咋样?都累惨了吧?快,赶紧擦把热乎脸,喝点盐水补补力气。”她一边将拧得半干的热毛巾递给几乎快要站着睡着的冷志军,一边声音轻柔地问道,语气里充满了心疼与关切。

冷志军用毛巾覆盖住脸庞,感受着那温热潮湿的舒适感驱散着肌肉过度劳累后的酸痛与僵硬,他透过毛巾闷闷地、极其坦诚地回答道:“累,真他娘的累……”他长长地吐出一口带着疲惫的浊气,“浑身上下,没有一块肉不酸,没有一根骨头不疼,嗓子眼都快冒烟了。”

但是,当他放下毛巾,再次将目光投向院子里那群虽然同样疲惫,却已经不再像清晨那样混乱无序,而是开始互相舔舐梳理毛发(清理训练中造成的轻微抓伤)、安静休息,甚至能看出初步等级和协作雏形的狗群时,他的语气陡然变得无比坚实,充满了力量:

“但是,安娜,我这心里头……踏实!”他接过胡安娜递来的盐水,仰头咕咚咕咚灌下去大半壶,用手背抹了抹嘴角,继续说道,眼神灼灼,“再像这样往死里练上几天,把这股子拼劲练顺了,把这基本的阵型、号令、配合都磨合到骨子里,变成不用过脑子就知道该咋办的本能……到时候,咱们这支狩猎队,就算真正成型了!就能拉出去,真刀真枪地,进那老林子深处,干咱们的第一票大买卖,打出咱们的名号和威风来!”

狗帮初成,其爪牙已在汗水、口令与一次次的磨合捶打中,磨砺出令人胆寒的锋锐。远方的山林在暮色中沉默着,仿佛已经感受到了这股新生力量所带来的、不容忽视的悸动。而这支融汇了汉、鄂伦春、鄂温克三族猎手之智慧、勇力与性情,汇聚了优秀猎犬之忠诚、血性与纪律的队伍,也必将在不久之后,用一场充满艰险、博弈与丰厚回报的真实狩猎,来悍然宣告他们的崛起,在这片广袤、古老而危机四伏的兴安岭林海雪原之上,刻下属于他们自己的、浓墨重彩的第一笔传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