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越快越好(1 / 2)

没问题。”刘总点头,“样品什么时候要?”

“越快越好。”

“那就半个月吧。”刘总伸出手,“合作愉快。”

“合作愉快。”

走出公司,庄静涵兴奋地说:“林医生,咱们的第一款产品终于有着落了。”

“嗯。”林新成点头,“接下来就是等样品出来,然后做临床测试。”

“临床测试?”

“对。”林新成说,“医疗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测试,证明安全有效,才能获得批准上市。”

“那需要多长时间?”

“快的话三个月,慢的话半年。”

庄静涵皱眉。

“这么久?”

“医疗器械不是普通商品,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,必须慎重。”林新成说,“而且临床测试的数据,也是我们向医院推销产品的重要依据。”

“我明白了。”庄静涵点头,“那咱们接下来做什么?”

“招人。”林新成说,“公司需要研发团队、生产团队、销售团队。尤其是研发团队,必须找到靠谱的人。”

“这个我来负责。”庄静涵说,“我爸认识不少医疗行业的人才,我去问问。”

“好。”

接下来的日子,林新成和庄静涵分头行动。

庄静涵负责招人和日常运营,林新成则继续在医院工作,同时跟进产品研发。

半个月后,样品终于做出来了。

林新成拿着样品,反复检查每一个细节。

重量、手感、灵活度、精度……

一切都符合设计要求。

“可以进行临床测试了。”林新成对庄静涵说。

“需要我帮忙吗?”

“需要。”林新成说,“临床测试需要找医院合作,你能联系几家医院吗?”

“没问题。”庄静涵爽快答应,“我爸在医疗圈的人脉很广,这件事交给我。”

三天后,庄静涵联系到了五家医院,愿意参与临床测试。

其中包括林城第一医院、省人民医院,以及几家市级医院。

林新成亲自去每家医院拜访,讲解产品的优势和使用方法。

“这款腹腔镜器械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,操作更灵活,精度更高,而且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……”

大部分医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。

毕竟进口器械太贵了,如果有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替代品,他们当然愿意尝试。

但也有人质疑。

“小林,你这个产品真的能达到进口器械的水平吗?”王建军问。

“王主任,您可以亲自试试。”林新成把器械递给他。

王建军接过去,仔细把玩。

几分钟后,他点了点头。

“手感确实不错,和进口的差不多。”他顿了顿,“不过真正的效果,还得上手术台才知道。”

“所以才需要临床测试。”林新成说。

“行,那我先用用看。”王建军说,“如果效果好,我会推荐给其他医生。”

“谢谢王主任。”

临床测试正式开始。

林新成每天都会去医院,观察医生使用器械的情况,记录他们的反馈意见。

“林医生,这个器械的角度可以再调整一下吗?”

“这里的握把有点滑,能改进一下吗?”

“整体设计很好,但重量可以再轻一点。”

林新成认真记下每一条意见,然后回去改进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