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计划,告别了热闹的集市,林墨和法蒂玛阿姨乘车前往位于伊斯兰堡市区北面、马尔加拉山脚下的费萨尔清真寺。
越是靠近,那座宏伟建筑的轮廓就越是清晰。
它不像传统清真寺那样拥有巨大的圆顶和高耸的宣礼塔,其独特的现代设计——巨大的白色主体呈八角形,像一座巨大的沙漠帐篷,四座尖细的宣礼塔如同利剑般直刺蓝天,在巍峨山峦的映衬下,显得既庄严肃穆,又充满未来感,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走到清真寺宽阔的广场前,阳光将白色大理石地面照耀得熠熠生辉。
许多来访者,包括本地信徒和各国游客,都在此驻足、拍照。就在这时,一位身着整洁白色传统长袍、头戴小帽、胡须花白却精神矍铄、眼神清亮的老人,面带和煦的笑容,主动迎了上来。
“阿斯萨拉姆阿莱库姆(愿平安与你同在)!”老人用乌尔都语问候,随即看到林墨的东方面孔,立刻切换成流利的英语,热情地说道:“欢迎来到费萨尔清真寺!我是这里的志愿者,你们可以叫我萨米。”
他目光扫过林墨和法蒂玛阿姨,语气中带着自豪:“这座美丽的清真寺,是在1986年建成的。当时,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呢!”
他特意转向林墨,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老朋友般的亲切,“你知道吗?在建造过程中,你们中国也帮了我们很多忙,提供了支持。所以,我们看到中国朋友来这里,感觉格外亲切!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中国游客来参观,我们都非常欢迎!”
【哇,还有志愿者老爷爷!】
【费萨尔清真寺好壮观!设计好奇特!】
【原来中国也参与过建设?第一次听说!】
【老爷爷好热情,英语也很棒!】
萨米老人似乎看出了林墨对清真寺礼仪的陌生,他温和地笑了笑,并不强求什么,而是做了一个简单的手势:双手掌心向上,在胸前微微抬起,眼神平和。
“你看,像这样,”他示范着,“这不是宗教的要求,只是我们表达内心宁静和祝福的一种方式。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对远方朋友的一种美好祝愿。”
林墨学着萨米老人的样子,笨拙却认真地做了这个手势。
老人赞许地点点头。
“来,带你们看看这座清真寺最特别的地方。”萨米老人热情地在前面引路,带着他们穿过巨大的拱门,步入主祈祷殿那无比开阔的空间。
一进入殿内,一种宏大的寂静感瞬间包裹了所有人。与外部现代的设计不同,内部是极致的简洁与空旷。
巨大的空间足以容纳数万人同时祈祷。最令人震撼的,是那高耸的、倾斜的穹顶内部,没有一根柱子支撑!
萨米老人仰起头,目光中充满赞叹,他压低声音,仿佛怕惊扰了这份神圣:“你们看这穹顶,它不像传统的圆顶,它更像一个展开的帐篷,或者一颗指向天空的星星。最奇妙的是,如此巨大的空间,没有一根柱子!全靠这些精心计算过弧度的大理石自身的力量来承重和分散压力。这是建筑学的奇迹,也象征着信仰的力量,无需多余的支撑,直指核心。”
直播镜头随着林墨的视线缓缓移动,拍摄着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内部。
高窗投入束束阳光,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更显空间的深邃与宁静。
【我的天!没有柱子!这怎么做到的?】
【太宏伟了!感觉灵魂都被净化了!】
【建筑学和力学的完美结合!】
【在这种空间里,不自觉就会安静下来。】
正当林墨沉浸在这建筑的奇观中时,一阵悠扬、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诵经声,通过遍布清真寺的广播系统,缓缓响起。
那声音仿佛来自远古,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,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,每一个音符都敲击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。
萨米老人静静地聆听着,脸上浮现出平和而虔诚的光辉。
他轻声问林墨和法蒂玛阿姨,声音柔和得如同耳语:“这是宣礼声,呼唤人们进行祈祷。要不要一起体验一下片刻的安静?不用做任何复杂的动作,也不必理解经文的意思。只是坐下来,静下心来,感受这份宁静,在心里为彼此,为远方的亲人朋友,送上最真诚的祝福。”
林墨和法蒂玛阿姨对视一眼,都被这氛围所感染,点了点头。
他们跟着萨米老人,在柔软厚实的波斯地毯上,找了一处安静的角落,面向麦加的方向,学着老人的样子,盘腿坐下,轻轻闭上了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