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2章 帝国的獠牙(1 / 2)

御书房内的空气,沉重得如同灌了铅。

地龙依旧烧得火热,但周大勇、陈敬之、林则、徐文良四位帝国中枢重臣,却都感到了一股发自骨子里的寒意。这股寒意的源头,正是端坐于龙椅之上,面沉如水的皇帝,李信。

那封来自美洲的血书,已经在这四人手中传阅了一遍。每个人的脸色,都随着信上的文字,变得愈发凝重。

周大勇,这位执掌帝国兵戈的国防部部长,一身的铁血煞气几乎要凝成实质。他看完信,将信纸重重拍在桌上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闷响。

“陛下!此非人行!是畜生!这帮欧罗巴的杂碎,当年在南洋,我们就该把他们赶尽杀绝!”他的声音如同洪钟,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愤怒与杀机,“请陛下下旨,末将愿亲率北太平洋舰队,跨过那片大洋,去问一问他们的炮弹,够不够硬!”

与周大勇的激进主战相比,财政部部长林则的眉头锁得更紧了。他扶了扶眼镜,声音干涩:“周部长,息怒。此事……干系甚大。”

他转向李信,躬身道:“陛下,臣并非为那些欧罗巴人开脱。只是,远征美洲,万里之遥,比之南洋,何止十倍?所需靡费,将是一个天文数字。如今,南北铁路大动脉刚刚动工,北疆屯垦、南洋开发,处处都需要用钱。国库虽丰,但如此大规模的远征,恐怕会动摇国本啊!”

林则的话,像一盆冷水,浇在了周大勇燃起的火头上。他说的句句是实,帝国正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,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

行政总院院长陈敬之,则显得更为冷静和全面。他沉吟片刻,开口道:“陛下,林部长所言,确是老成之言。但周部长之愤,亦是天理人心。臣以为,此事不可不为,但如何为之,需从长计议。”

他顿了顿,条理清晰地分析道:“其一,情报。我们对美洲的了解,仅限于赵无恤的一封信。那里的地理、气候、土着分布、欧罗巴人的兵力部署,我们一无所知。贸然出兵,无异于盲人走夜路。”

“其二,后勤。万里远航,补给线如何维持?南洋尚有诸多岛屿可作中继,太平洋却是一片汪洋。我们的‘海靖级’巡洋舰虽快,但续航力能否支撑如此远征,尚是未知之数。”

“其三,战略目标。我们去美洲,是为了什么?惩戒暴行?解救土着?还是……占领那片土地?不同的目标,需要不同的兵力规模和战略规划。若只是惩戒,一支特混舰队足矣。若要殖民,那便不是一支舰队能解决的问题了。”

陈敬之的分析,字字珠玑,直指问题的核心。

最后,外交部长徐文良补充道:“陛下,臣还有一个担忧。欧罗巴诸国,在南洋虽被我大华重创,但其本土实力犹存。英夷、法兰西、西班牙、葡萄牙……他们之间虽有矛盾,但若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敌人,会否联合起来?我们在南洋的胜利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内部的分裂和我们展现的压倒性技术优势。若战火烧到他们的‘后花园’,反应恐怕会截然不同。”

四位重臣,从军事、财政、行政、外交四个方面,阐述了各自的观点。一时间,御书房内陷入了沉默。每个人都看着李信,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。

李信没有立刻回答。他缓缓起身,走到那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前,目光落在那片代表美洲的广袤未知区域。

他的手指,轻轻划过太平洋那片深邃的蓝色。

“你们说的,都对。”李信的声音平静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林则的顾虑,是国之基石;敬之的分析,是谋国之道;文良的担忧,是远见之明。但是……”

他话锋一转,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如刀!

“你们都忽略了一点!”

“朕建立这个帝国,靠的是什么?不是仁义道德,不是诗书礼乐!是铁与血!是敌人的尸骨堆砌的王座!”

“南洋的荷兰人,为何臣服?因为镇远号的炮口抵在了巴达维亚!伦敦的英夷,为何恭顺?因为朕的舰队停在了泰晤士河口!罗刹人为何龟缩?因为他们的城堡在朕的炮火下化为齑粉!”

李信的声音越来越高,如同滚雷在殿内回荡。

“朕,用敌人的血,为大华的子民,为这个世界,定下了一个新规矩!这个规矩就是,在这片蓝色的星球上,凡我大华龙旗所到之处,皆为王土!凡伤我大华子民者,虽远必诛!这个规矩,也包括,不允许任何势力,用如此卑劣、灭绝人性的手段,去玷污一片土地!”

他猛地一拳,砸在地图上美洲的位置!

“他们今天敢在美洲屠杀土着,明天就敢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付我们在南洋的侨民!后天,就敢把染着天花的毛毯,扔到广州的码头!”

“这不是远征,这是御敌于国门之外!这不是靡费,这是为帝国的未来,买一份永久的保险!”

“朕要让全世界都知道,有些底线,碰不得!碰了,就要用血来偿还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