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石敢当等远征军将士在新海港的土地上挥洒血汗之时,数万公里之外的长安城,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。
御书房内,暖炉烧得很旺,但气氛却比北疆的寒风还要肃杀几分。
李信的面前,站着行政总院院长陈敬之,以及刚刚被他从商务部提拔起来,担任新成立的“西亚经略司”第一任司长的燕云。
燕云此人,出身商贾世家,足迹遍布西域乃至更远的波斯地区,精通多国语言,为人精明干练,最擅长的就是和各种三教九流的人物打交道。李信选中他,正是看中了他身上那股不同于传统官僚的“市侩”与“灵活”。
“燕云,朕让你准备的东西,准备得怎么样了?”李信放下手中的朱笔,揉了揉眉心。
燕云躬身,从一个精致的皮箱里,小心翼翼地取出几样东西,一一摆在御案上。
第一样,是几匹色彩绚烂、光泽流转的江南丝绸,上面用金线绣着奥斯曼帝国贵族喜爱的郁金香图案。
第二样,是一套景德镇官窑烧制的薄胎瓷茶具,白如玉,薄如纸,声如磬。
第三样,则是一块被锦布包裹的,乌黑油亮,散发着奇异香气的茶砖。
“启禀陛下。”燕云的语速不快,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,“臣已按照您的吩咐,备齐了首批前往西亚的‘商品’。丝绸,我们选用了最新的提花工艺,专为奥斯曼宫廷定制,每一匹的成本不过三十两,但在君士坦丁堡,足以卖到三百金币的天价。”
“瓷器,是林则大人特批的贡品级薄胎瓷。在欧洲,这样一套茶具,价值等同于一位小贵族的庄园。”
“而这茶砖,则是臣的独家秘方。我们将武夷山的顶级红茶,混入少量产自南洋的香料和几味提神醒脑的中药,压制而成。它不仅口感醇厚,更能缓解沙漠地带的燥热。臣敢保证,只要那些沙漠里的王公贵族尝过一口,就再也离不开它。”
李信满意地点了点头。他知道,要打开一个封闭市场,最好的敲门砖,永远是对方无法抗拒的奢侈品。
“很好。但是,光有这些还不够。”李信的目光变得深邃,“这些只是敲门砖,是让他们愿意和我们坐下来谈的诱饵。我们的最终目的,是土地。”
他转向陈敬之:“敬之,你那边呢?”
陈敬之递上一份厚厚的卷宗:“陛下,臣已让户部和礼部,详细研究了奥斯曼帝国的《土地法》和地方行政体系。其国土地,名义上尽归苏丹所有,但实际上,大部分都分封给了各地的帕夏(总督)和贝伊(地方豪强)。苏丹对偏远地区的控制力,非常薄弱。”
“尤其是陛下您指出的,位于波斯湾沿岸的那些沙漠地带。在奥斯曼人看来,那些地方既不能耕种,也不能放牧,是毫无价值的累赘。当地的部落首领,大多穷困潦倒,且互相攻伐不休。这,正是我们的机会。”
李信的嘴角,勾起一抹不易察arcs的弧度。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。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,是不会轻易出卖领土的。但一个腐朽、松散、派系林立的封建帝国,则处处都是漏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