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2章 王道与教化(2 / 2)

徐文良的话,像一盆冷水,浇在了那些乐观的儒生头上。

李信接过了话头,声音愈发沉重:“看到了吗?这就是现实!指望他们主动学习,主动归化,无异于痴人说梦!所以,朕的‘教化’,必须是主动的,是带有强制性的,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文化革命!”

他看向陈敬之:“行政总院即刻拟定《占领区教化法案》!”

“第一,在倭国、吕宋、西伯利亚三地,所有五至十岁的适龄孩童,无论男女,无论贵贱,必须进入由朝廷设立的‘大华蒙学’就读!违令者,其父母将受重罚!”

“第二,蒙学之内,必须全程使用汉语教学!教材由翰林院与格物院共同编纂,除了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等启蒙经典以及我大华开国史!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,他们的脚下,是大华的土地;他们的未来,与大华的命运紧密相连!”

“第三,财政部每年拨付三百万两白银,作为‘教化专项资金’。用于修建校舍、印发教材、以及支付教师薪俸。所有蒙学孩童,一律免除学费,每日还可免费获得一顿午餐!”

“第四,成立‘大华儒家海外宣讲团’,由德高望重之士带领,奔赴各地。你们的任务,不是去辩经,而是去统一思想,去告诉所有人,为何要学汉语,为何要成为大华人!你们要成为帝国文化统一的旗手!”

一连四道命令,一道比一道震撼!

强制入学!统一教材!财政补贴!甚至连免费午餐都考虑到了!

这已经不是“教化”,这是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,去重塑整整一代人的思想和灵魂!

大殿内,所有儒生都惊呆了。他们从未想过,“教化”可以这样做。这其中蕴含的强大意志和雷霆手段,让他们感到陌生,甚至有些恐惧。

董仲和的身体在微微颤抖。他看到了这套法案背后隐藏的巨大野心,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风险。这已经完全脱离了儒家“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”的传统。

“陛下……”他嘴唇嗫嚅,想说些什么,却又不知从何说起。

李信走到他的面前,目光诚恳而坚定:“董学士,朕知道,这与你毕生所学相悖。但朕想请你明白,儒家思想,是我华夏文明的瑰宝,但它不能只躺在故纸堆里,供人瞻仰。它必须走出去,成为帝国最锋利的文化武器!”

“朕要的,不是培养一群只知吟诗作对的腐儒,而是要培养出千千万万个认同大华,忠于帝国的新国民!他们将是帝国未来的工程师,是帝国的士兵,是帝国开拓新边疆的基石!”

“这个任务,非你莫属。朕希望你,能亲自担任这第一任‘海外宣讲团’的总领队,为帝国,去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!”

李信的话,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。

董仲和抬起头,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帝王。他从李信的眼中,没有看到暴虐和轻狂,只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,想要将华夏文明播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坚定信念。

他突然明白了。这位皇帝,不是要抛弃儒家,而是要给儒家一个新的,更广阔的舞台。

一种沉寂已久的热血,开始在他的胸中重新燃烧。

“老臣……”董仲和的声音有些沙哑,他缓缓地,却无比郑重地跪了下去。

“愿为陛下,为我华夏文明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

随着董仲和的下跪,殿内所有的儒生,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感召,齐刷刷地跪倒在地。

“吾等,愿为陛下效死!”

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,在文华殿内久久回荡。

李信知道,他已经成功地将帝国最强大的思想武器,牢牢地握在了手中。从今天起,大华的征服,将不再仅仅依靠枪炮和战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