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,黄浦江畔,船政总局。
与巴达维亚的焦躁和马六甲的紧张不同,这里的一切,都在一种近乎狂热的秩序中高速运转着。
数万名工匠和劳工,在这里三班倒,夜以继日。巨大的船坞被高高的围墙和密布的哨兵层层守卫,宛如一座军事禁区。
围墙之内,是三座并排而立的、如同山峦般的巨大船台。
船台上,三艘巨舰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毕,巨大的钢铁肋骨正在被一根根地吊装、铆接,逐渐勾勒出它们狰狞而庞大的轮廓。
这,就是李信倾尽国力打造的“镇远级”铁甲舰。
船政总局总办沈明,此刻正站在一座高高的塔吊上,俯瞰着这片壮观的景象。他的眼眶深陷,布满血丝,但眼神却亮得吓人。
自从接到李信“两年内三舰下水”的死命令后,他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回过家了。
“总办!江南钢铁厂的加急电报!”一个属下气喘吁吁地跑上塔吊。
沈明一把接过电报,迅速扫了一眼,脸上顿时露出了狂喜之色。
“成了!王希院长他们搞的那两座五十吨平炉,正式投产了!第一批特种钢材,今晚就能通过内河航运,抵达上海!”
“太好了!”属下也激动地喊道,“这样一来,我们的钢材就再也不用等了!”
之前的几个月,虽然有李信的最高授权,但钢材的产量始终是制约工期的最大瓶颈。江南钢铁厂原有的转炉,炼出的钢材质量和数量,都难以满足三艘万吨巨舰的需求。
现在,平炉投产,这个瓶颈被彻底打破了!
“传我命令!”沈明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,“所有工段,从今天起,进度再加快三成!铆接组,把人手给我加倍!负责安装蒸汽机的,让格物学堂那帮小子们别睡了,跟着牛顿先生,把减震结构给我再优化一遍!”
“是!”
沈明走下塔吊,来到了其中一艘正在建造的铁甲舰下方。
他仰起头,看着那如同史前巨兽肋骨般的钢铁结构,心中充满了敬畏。
根据王希和格物院的设计,“镇远级”比“定远号”更为庞大和先进。
舰长一百三十米,满载排水量达到一万两千吨。
装甲防护,特别是核心舱室的防护,采用了最新的“复合装甲”理念,在钢板之间填充了特制的木材和缓冲材料,抗穿透能力比定远号的均质钢板提升了至少四成。
动力系统,是四台全新设计的大功率蒸汽机,总功率超过一万五千匹马力,理论最高航速可以达到惊人的十八节!
而最核心的武器系统,更是堪称恐怖。
主炮,是四门双联装的305毫米口径后膛炮,与定远号不同,这四门主炮被分别安装在舰体中轴线前后两端的两个旋转炮塔内,拥有更广阔的射界和更快的射速。
副炮,则是八门150毫米速射炮,均匀分布在舰体两侧。
除此之外,还装备了大量的“格林”机关炮,用于防御可能出现的鱼雷艇。
这已经不是一艘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