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3章 朕要会飞的眼睛(2 / 2)

他拿起桌上的一个纸鸢(风筝),“你看这个,它没有翅膀,也不会扇动,但只要有风,它就能飞起来。为什么?”

“是因为风的流动,在纸鸢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,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,所以它能升空。”牛顿立刻回答道。这是他最近在研究流体力学时得出的结论。

“完全正确!”李信打了个响指,“那我们能不能造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风筝,大到足以载动一个人?”

“理论上……或许可以。”牛顿迟疑道,“但那需要非常大的风,而且完全不可控,一旦风停了,或者风向变了,上面的人就会摔下来,必死无疑。”

“所以,我们需要给这个大风筝,装上一个‘心’,一个能自己产生‘风’的‘心’!”李信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,他指着图纸上那个像小船一样的机身,“这就是朕的想法!我们用蒸汽机,或者更轻便的内燃机,去驱动一个像船桨一样的东西,让它高速旋转,产生巨大的风力,推着这个大风筝前进。只要它前进的速度够快,空气流过翅膀,不就能产生升力了吗?”

李信将后世飞机最基本的原理,用最朴素的语言解释了出来。

王希听得目瞪口呆,他感觉自己几十年来建立的世界观正在崩塌。

而牛顿的眼睛,却越来越亮。他仿佛被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压力差、推力、升力……这些零散的概念,在皇帝的描述下,被串联成了一个完整而大胆的构想。他开始在纸上飞快地写画,计算着所需的速度、翼展面积和升力之间的关系。

“陛下……您的这个想法……简直是……天才!”良久,牛顿抬起头,激动地说道,“虽然里面有无数的技术难题,但从力学原理上来说,是行得通的!”

看到牛顿这个最大的技术权威都认可了,王希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,他知道,皇帝又一次提出了一个将改变世界的东西。

“陛下,臣……愚钝。”王希惭愧地说道,“只是,要实现这个目标,恐怕比造铁甲舰还要难上百倍。”

“朕知道难,所以才找你们来。”李信的表情变得严肃,“朕不要求你们一步登天。从今天起,格物院成立‘航空研究所’,由王希你亲自挂帅,牛顿先生担任总顾问。朕给你们定一个研发清单,你们一步一步来。”

他拿起炭笔,在另一张白纸上写下几个大字。

“第一,材料。我们要找到比钢铁更轻,但强度足够大的材料。木材?竹子?还是某种特殊的合金?你们去研究。”

“第二,动力。蒸汽机太笨重了。朕之前提过的内燃机,研究进度要加快!朕要一个能够输出足够马力,但重量不超过两百斤的发动机。”

“第三,空气动力学。就是牛顿先生研究的那些,翅膀的形状、角度,如何才能产生最大的升力,如何控制方向。你们可以先从滑翔机开始,造一个没有动力的大风筝,从高处滑翔下来,测试它的性能和操控。”

“朕给你们最高的权限,要钱给钱,要人给人。朕不要你们三年五年就拿出成品,朕可以等十年,甚至二十年!但这个项目,必须做下去!因为朕知道,谁先掌握了天空,谁就掌握了未来的战争!”

王希和牛顿看着清单上的条目,感受着皇帝那不容置疑的决心,两人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。

他们知道,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,正在他们手中开启。而他们,将成为把人类送上蓝天的第一批开拓者。

“臣等,领旨!”两人齐声应道,声音中充满了激动和使命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