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沙江,水流湍急,两岸是刀削斧劈般的悬崖峭壁。
贺连山率领的五万大军,经过十余日的昼伏夜行,终于抵达了预定目标——龙街渡。
正如情报所示,这个重要的渡口,如今只有几十个老弱病残的守兵。贺连山的先头部队,几乎没费什么力气,就解决了这些守兵,成功控制了渡口。
“快!快!快!”贺连山亲自在江边指挥,“工兵营,立刻架设浮桥!其余部队,原地休整,准备渡江!”
格物院为这次行动,特意准备了新型的制式浮桥。这些浮桥由一个个中空的铁皮箱连接而成,重量轻,便于运输,而且搭建迅速。
在工兵营熟练的操作下,不过短短半天时间,一条足以通行步兵和轻型火炮的浮桥,就横跨在了汹涌的金沙江上。
“渡江!”
随着贺连山一声令下,早已准备就绪的汉军士兵,排着整齐的队伍,踏上了浮桥,向着江对岸的云南境内开去。
五万大军,悄无声息地渡过了天险金沙江。这神不知鬼不觉的行动,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。
与此同时,在云南的另一个方向,外交战线上的捷报也传来了。
缅甸,东吁王朝的都城,阿瓦。
大华使者,在徐文良的授意下,见到了缅甸国王。
使者没有像过去的宗主国一样,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,而是先奉上了李信的厚礼——精美的丝绸、瓷器,以及两门崭新的六磅山地炮。
缅甸国王看到那两门闪着金属光泽的火炮,眼睛都亮了。
接着,使者才不卑不亢地表明来意。
“我皇陛下,听闻贵国与盘踞云南的叛逆吴应麒过从甚密,甚至借兵给他,深感忧虑。”使者开门见山地说道,“吴应麒乃前明叛将之后,窃据我大华疆土,是我皇必除之而后快的国贼。贵国与之为伍,实非明智之举。”
缅甸国王脸色有些难看,正要辩解。
使者却话锋一转,语气缓和下来:“当然,我皇也知道,贵国或许有不得已的苦衷。吴应麒许诺给贵国开放矿山和商路,这些利益,确实诱人。但是,国王陛下想过没有,吴应麒不过是秋后的蚂蚱,蹦跶不了几天了。一旦我大华天兵一到,他顷刻间便会灰飞烟灭。到那时,贵国又该如何自处?”
使者顿了顿,抛出了真正的“诱饵”。
“我皇陛下的意思是,过去的,可以既往不咎。只要国王陛下,即刻宣布与吴应麒断绝关系,撤回所有援助。待我大华收复云南之后,愿意与贵国,签订正式的通商条约。不仅开放边境贸易,允许贵国的玉石、木材销往我大华内地。我大华的丝绸、茶叶、铁器,也可以以优惠的价格,卖给贵国。甚至,我们可以考虑,每年向贵国出售一定数量的火枪和火炮,帮助贵国巩固国防。”
这番话,让缅甸国王怦然心动。
吴应麒给的好处,和大华皇帝承诺的比起来,简直是九牛一毛。一个是朝不保夕的叛逆,一个是如日中天的新生王朝,该怎么选,根本不用多想。
而且,大华使者的话里,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。如果他不答应,等大华收拾完吴应麒,下一个,恐怕就轮到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