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章 沙俄增兵东北境(1 / 2)

就在汉军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,欧洲各国密谋联合抗华的同时,在遥远的东北边境,一股寒流也正在悄然汇集。

沙皇俄国的远东总督戈洛文,在雅克萨的城堡里,正对着地图愁眉不展。前段时间汉军小分队对他人粮道的袭扰,虽然规模不大,但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却不小。那支小分队神出鬼没,来去如风,让他手下的哥萨克骑兵疲于奔命,却连对方的影子都摸不到。

这让他深刻地认识到,如今的汉军,已经不是当年尼布楚谈判时那支装备落后的军队了。

他提起鹅毛笔,给遥远的莫斯科,写了一封长长的奏报。在奏报中,他用最紧迫的词汇,描述了汉军的强大。

“……他们的火枪射程远,射速快,远非我们手中的燧发枪可比。他们还有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‘铁甲车’,刀枪不入,一旦冲入阵中,便是屠杀。尊敬的沙皇陛下,我必须坦诚地告诉您,以我们目前在远东的兵力,根本无法抵挡汉军的进攻。如果他们真的像传言中那样,已经统一了中原,那么他们的下一个目标,必然是我们这片富饶的土地。若无十万精锐大军,我们根本无法守住东北,甚至连雅克萨和尼布楚都将不保!”

这封奏报,快马加鞭,穿越了漫长的西伯利亚,送到了雄心勃勃的沙皇彼得一世手中。

彼得一世正在致力于俄国的西化改革,与瑞典的战争占据了他大部分的精力。但他看到戈洛文的奏报后,还是引起了高度的警惕。他对那个神秘的东方帝国同样充满了好奇和忌惮。

他立刻批准了戈洛文的增兵请求。但是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广袤寒冷的西伯利亚,是士兵的噩梦。征兵令下达后,响应者寥寥。经过数月的努力,沙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,也仅仅凑齐了六万兵力。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,和一些桀骜不驯的哥萨克流民,根本谈不上什么训练和纪律。

兵力不足,武器来凑。戈洛文下令,在雅克萨设立了一家兵器工坊,招募工匠,试图仿制汉军的五雷神机和手榴弹。

然而,理想再次被现实击碎。沙俄的钢铁冶炼技术,与汉军的格物院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他们炼出来的钢材质量极差,杂质太多。用这种钢材造出来的枪管,根本承受不住火药的膛压。

工坊里,炸膛事故频频发生。往往是五雷神机还没伤到敌人,就先把自己人炸死了。手榴弹也一样,有时候扔出去不炸,有时候在手里就炸了。

戈洛文看着一份份触目惊心的事故报告,气得差点吐血。无奈之下,他只能放弃了仿制的念头,花大价钱,从欧洲商人手里购买了一批淘汰下来的燧发枪,作为补充。

既然武器和兵员都指望不上,戈洛文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防御工事上。他下令,加固黑龙江沿岸所有的防线,尤其是在瑷珲和雅克萨这两个战略要地,增筑了大量的炮台,准备依托坚固的堡垒,和汉军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战。

沙俄在东北的一举一动,都没有逃过汉军的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