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月上旬,京城。
往日里繁华喧嚣的京师,此刻却被一层死寂的阴云笼罩。汉军对京畿地区的封锁,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,扼住了这座大清国都的咽喉。粮道断绝,城内的粮价一天一个价,疯了一样地往上涨。
起初是一两银子一斗米,百姓们咬咬牙还能承受。可没过几天,就涨到了二两银子一斗。到了现在,已经是拿着银子都买不到米了。粮店的货架空空如也,偶有大户人家放出一些存粮,立刻就会被疯抢一空,价格更是高得离谱。
饥饿,像瘟疫一样在城中蔓延。东城的贫民区,每天都有人饿死在街头。起初还有人收尸,后来,连收尸的人都饿得走不动路了。瘦骨嶙峋的尸体就那么躺在墙角,被冻得僵硬,无人问津。
百姓们唯一的指望,就是朝廷能开仓放粮。京城的官仓里,还储存着大量的粮食,足够全城军民支撑数月。然而,他们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。
新上位的摄政大千岁胤禔,非但没有丝毫开仓赈济的意思,反而下达了一道让全城百姓坠入冰窟的命令——全城搜粮!
“国难当头,凡有私藏粮食者,皆以通贼论处!所有存粮,一律上缴充公,统一调配!”
这道命令,无异于将百姓往死路上逼。官差和八旗兵丁如同出笼的恶狼,闯入一户户民宅。他们砸开米缸,抢走百姓最后一点活命的口粮。有的人家藏得隐蔽,就被翻箱倒柜,搞得一片狼藉。稍有反抗,便是一顿毒打,甚至当场拔刀杀人。
西城的一户人家,男人护着仅剩的半袋子米,被官差一刀捅死。女人和孩子抱着男人的尸体哭嚎,那半袋子米还是被无情地抢走。这样的惨剧,在京城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。
一时间,京城内哭声遍野,绝望的气息弥漫在大街小巷。百姓们不敢公开反抗,只能在私底下,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胤禔。
“这哪里是摄政王,这分明是催命的阎王!”
“大千岁?我看是亡国之君还差不多!”
暴政不仅针对百姓,也指向了朝堂内部的反对者。
原京营八旗将领,年过六旬的老将图海,实在看不下去这般惨状,冒死入宫劝谏。
“大千岁!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啊!如此苛待百姓,必然会激起民变。到时汉军尚未攻城,我大清恐怕就要从内部先乱了!请大千岁三思,开仓放粮,安抚民心为上!”图海跪在地上,声泪俱下。
胤禔坐在宝座上,冷冷地看着他,眼神里没有一丝波澜,只有浓得化不开的猜忌和暴戾。他缓缓开口,声音如同数九寒冬的冰凌:“图海,你是在教我做事吗?还是说,你觉得本王的刀不够快了?”
图海心中一寒,还想再劝,却被胤禔打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