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走吧,消息得尽快送出去。”
几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群,很快便消失在远处的村落之中。
青蛇卫指挥司内,燕九正端坐在桌案后,仔细翻阅着从各地汇总来的情报。
一名斥候快步走了进来,将一份刚刚写好的密报呈上。
“指挥使,京郊新军训练场的最新情报。”
燕九接过密报,一目十行地扫过。
当他看到“十支有三支炸膛,死伤数人”时,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起来。
他拿起笔,在一份准备呈送给汉王李信的文书上,提笔写下了自己的判断。
“清廷新军,器械粗劣,士气低迷,训练毫无章法,短期内不足为虑。我军当务之急,应是巩固四川、西北防线,消化战果,稳固后方。”
他写完,将密报和文书一同装入一个牛皮信封,用火漆封好。
“立即送往大帅处。”
“是!”
斥候领命而去。
燕九站起身,走到墙边巨大的地图前。
他的视线从宁夏,一路向南,最终落在了四川盆地。
赵良栋已降,黄河防线名存实亡。
现在,就看清廷那位皇帝,还有什么招数了。
紫禁城,乾清宫。
宫殿内的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康熙斜靠在龙椅上,脸色苍白得吓人,嘴唇没有一丝血色。
上次吐血之后,他的身体便一直没有好转,时常感到头晕目眩,胸口发闷。
御案上,摆着鄂伦岱从京郊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报。
“皇上……皇上龙体要紧,切不可再动气了。”
太医院院判跪在地上,声音都在发抖。
康熙没有理他,只是死死盯着奏折上的字句。
“火器劣质……士气涣散……新军难成战力……”
每一个字,都像一根针,狠狠扎在他的心上。
黄河防线破了,他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支新编练的八旗军身上。
可现在,鄂伦岱告诉他,这支军队根本不堪一击。
“废物!通通都是废物!”
康熙一把将奏折扫落在地,胸口剧烈地起伏起来。
一阵猛烈的咳嗽,让他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。
“皇上!”
“快!快扶住皇上!”
太监们手忙脚乱地围了上来。
康熙推开他们,扶着桌案,勉强站稳。
他知道,不能再等了。
“传马齐。”
他的声音沙哑而虚弱。
很快,户部尚书马齐小跑着进了大殿,跪在地上。
“奴才给皇上请安。”
康夕看着他,缓缓开口。
“马齐,朕从内帑拨二十万两银子给你。”
马齐身体一震,不明白皇帝的意思。
“朕要你,不惜一切代价,给朕把火器改良好!朕要看到能用的火铳,能打得远的火炮!”
康熙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。
“奴才……奴才遵旨!”
马齐磕了个头,心里却是一片苦涩。
改良火器,谈何容易。
格物之学,大清向来不重视,那些西洋传教士倒是懂一些,可最好的工匠早就被汉军搜罗一空了。
现在临时抱佛脚,拿什么去改良?
这二十万两银子,只怕是要打水漂了。
康熙看着马齐退下,身体晃了晃,最终还是无力地坐回了龙椅上。
他闭上眼睛,脑海中一片混乱。
钱不够,可以想办法。
兵不够,可以再征。
可这工匠技术,却是无论如何也变不出来的。
难道大清的国运,真的要断送在这些铁疙瘩手上了吗?
他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,从脚底一直蔓延到心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