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刘光鸿到化工厂就带着两个技术员,骑着自行车直奔厂区。门口的工人见他,呼啦一下围上来,比见到大领导还激动。
“刘局长,您可过来!”
“我们信您,您说咋干,我们就咋干!”
刘光鸿跳下车,走到人群中间,声音不大却很清晰:“大伙的心意我领,我目前是过来支援,只是代理厂长,要是没做出成绩,可是连夜滚蛋,希望大家好好配合!”
大部分年轻工人一听,连忙拿起工具跑去干活。
不过被刘光鸿拿着大喇叭喊回来,毕竟还有话没说完。
“诸位工人同志,我丑话说在前头,我这次来是改革不是享福,大家要和我一起遭罪,毕竟这次出现那么大安全隐患,以前的老规矩得改,想混日子的,趁早走人。
觉得这里危险,但没有门路,想去哪个厂子,我可以帮忙写推荐信!”
老工人们顿时有些异动,毕竟他们有儿有女,这次大爆炸,确实吓到他们!有些老工人拿着刘光鸿准备好的推荐信,写好姓名和工作地点,喊上工作组的人带他们去新地方报道。
过去半个小时,刘光鸿指着身后的废墟:“三个月内,我们的新锅炉必须装好,伤残工人的补助必须到位,厂里的利润要是上去,大伙的工资每月加五块,年底发福利!”
工人里爆发出一阵欢呼,接着刘光鸿让他们跟着之前的车间主任先去把厂房建起来,越快重建好,消防安全过关,他们再开工。
刘光鸿的第一把火,就是清退闲人。他让工作组的人拿出考勤表,把那些长期不上班、但还有工作能力,只是靠关系的人全清退。
他腾出来二十多个岗位,全招这次重度伤残工人的家属,说只要那个人不死,他们工作就一直跟着做,但要是那个伤残工人死亡,厂里就收回这个额外的工位。
第二把火,是抓生产安全。他让带来的技术人员带着化工厂原来的技术员,把所有旧设备都贴上封条,照着新的图纸改造生产线,谁要是敢违规操作,立马开除。
第三把火,是找销路。他带着销售科的科员们前往涉外部,让他们的工作人员查一下国外需要进口的东西,有什么化工厂可以提供的,打算做出口生意,可惜没有目标。
忙了一整天,刘光鸿回到办公室,发现桌上堆着一摞举报信,全是告他“瞎折腾”“不尊重老同志”的,他看都没看,直接扔进废纸篓。
“光鸿,这怕是要得罪不少人。”徒弟小李有点担心。
“怕得罪人,就干不成事,小李。你记住,改革就是筛沙子,才能剩下金子。”刘光鸿拿起搪瓷缸,看着努力加油干的标语
二大妈当上街道主任的第一天,就把刚下班的崔大可叫到办公室。
“崔大可,听说你最近总在化工厂瞎传闲话?”二大妈敲着桌子,官腔十足,“现在光鸿可是上面制定化工厂的领导,你再敢胡说八道,我就把你从酱油厂调到垃圾站扫大街!”
崔大可吓得赶紧点头哈腰,毕竟酱油厂可是归属于这个街道直管:“余主任,我保证以后踏踏实实干活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