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制品加工厂的蒸汽顺着铁皮管道往外冒,白汽氤氲里,白强正指挥着工人往卡车上装千张。
他穿着件印着“劳动光荣”的蓝色工装,工作时露出结实的小臂,自从被刘光鸿推来当厂长,这小子倒没辜负信任,把厂子管得井井有条,看来李怀德没骗人。
“快点快点!这车要送外宾馆,人家等着用咱的一等豆腐做招待菜呢!”白强拍着车厢板,震得上面的豆腐模具,叮当作响。
旁边记账的李会计笑着打趣:“白厂长,您这干劲,跟您刘局长有一拼了!”
提到刘光鸿,白强脸上的得意藏都藏不住:“那是,我爹说过,干工作就得有股子狠劲,要我向刘光鸿同志学习。我爸前两天还跟他老战友夸我,说我慧眼识珠,跟对刘局长。”
这话倒是不假。
白强的父亲白部长是工部里的老干部,最近没少念叨豆制品加工厂的事,一会儿说新出的辣味酱油如何下饭,一会儿夸千张这么做才香。
听得其他几位没搭上这线的老战友眼红,打劫他不少好东西,才放过他。
“老白,你这儿子是不错,可也不能总吃独食啊!”有位战友忍不住酸道,“听说你们家女婿每次拿货都比别人早,价格还低半成,这可不行!”
白部长呷了口茶,慢悠悠地说:“那是人家刘局长照顾老头子一家,再说我女婿拿的货都给工人食堂,又不是倒卖赚钱。你们要是眼红,自己找刘局长,我可不当出气筒。”
这话堵得其他人哑口无言,谁不知道刘光鸿现在是块硬骨头,也就白部长靠着女婿和儿子的关系,才能沾点光。
好日子没过多久,麻烦就找上门,入夏后雨水多,郊区的电力供应本来就不稳定,加工厂的锅炉又跟着添乱,动不动就“罢工”。
蒸汽压力忽高忽低,做出的豆制品要么太老要么太嫩,急得白强嘴上起好几个燎泡,连最爱的咸味豆腐脑都不想吃。
“王师傅,到底咋回事啊,这锅炉今天怎么又掉链子,是不是维修工没修好?”白强蹲在锅炉房门口,看着里面再次冒着黑烟的炉子,白头发都长出几根。
烧锅炉的王师傅拿着扳手敲敲管道,含糊其辞:“可能是煤不好,也可能是管道老化……这种二手老古董,难伺候得很,要不我们买一个新的!”
白强没办法,只能先去找供电局,可管事的李科长一听是郊区的厂子,开始打官腔,就算拿出老白也不管用,因为这个李科长也是有后台的。
李科长继续找理由说:“现在用电紧张,市里的工厂都不够用,你们郊区的就先忍耐一下,还有这是你们那锅炉功率太大造成,我们也为难,我国电力就这样,总不能派人驻点。”
一来二去,问题没解决,还碰上一鼻子灰,白强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给刘光鸿打电话求助。
他的声音带着哭腔:“光鸿哥,你快来救救厂子,再这么下去,明天的订单都交不上!”
刘光鸿接到电话时,正在食品厂看傻柱新研发的豆腐乳,听说锅炉出现大问题,他记得不是没修多久:“上个月不是刚换上的锅炉零件吗,怎么就不行?”
“谁知道,王师傅说啥毛病都有,供电局又不管,我实在没办法。”白强在电话那头唉声叹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