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就是啊,而且刘工说了,这只是第一版,下个月就能突破100,赶上他们发布最新的技术!你们有啥好展示?早知道我们也报上去,估计可以混点经费”刘大财不断点头。
刘光鸿继续嘲讽,并让刘大财画出原版的白熊帝国的设计图。
刘大财也跟着点头,手里的铅笔在图纸上重重一划:“我们的气道设计是全新的,用了涡流混合技术,燃烧效率比你们的高15%,这才是真本事。”
王书记没想到两个临时工都敢顶嘴,气得浑身发抖:“你们……你们一群外行懂什么!等我们量产了,看谁笑得最后!”
他一把抓起证书,带着人怒气冲冲地往外走,走到门口又停下,回头冷冷地说,“刘光鸿,咱们走着瞧!”
送走王书记一行人,车间里反而安静下来。
刘大虎还在气头上,一脚踹在工具箱上:“这老王八太不是东西了!抄别人的还敢来炫耀!”
刘光鸿却笑了,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“涡流混合”四个字:“他来得正好,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。汽车厂急着量产捞政绩,咱们正好静下心来打磨技术。”
他转向刘大财,“你昨天画的那个气道模型,我看可行,下午咱们开个会,讨论怎么优化。”
刘大财的脸一下子红了,连忙点头:“哎,好!”
滕老总听到昨天的事情,专门告诫刘光鸿,拍拍他的肩膀:“小心点,汽车一厂的王书记跟上面的领导走得近,说不定会给你们使绊子。”
刘光鸿点头笑了笑,一切尽在掌握中,因为他将所有草稿和图纸分开给不同的人负责,最后的关键点,他亲自负责,直接不输出图纸,因为他有系统空间的刻印。
送走滕老总,刘光鸿站在车间门口,望着远去的晚霞。
第二代改良发动机还在低鸣,像头蓄势待发的猛兽,他知道,和市汽车厂的较量才刚刚开始,这场仗不仅要比技术,还要比创造力和细心。
刘大虎和刘大财正在收拾工具,两人的笑声从车间里传出来,混着机器的撞击声音,格外有生气。
刘光鸿笑了笑,转身往设计室走,黑板上的100马力目标,还等着他去带领大家实现。
夜色渐浓,发动机厂的灯一盏盏亮起来,还在努力奋斗。
十几公里外的汽车厂,庆功宴的喧闹还在继续,只是没人知道,他们引以为傲的“成果”,早已埋下“地雷”,现在就看谁去引爆。
在月末市里工业局总结大会上,王书记坐在红木椅上,手指摩挲着锃亮的会议桌边缘,面前摆着份几个夜晚干出来的报告,封面上“整合发动机研发资源的可行性报告”几个字。
“李局长,您看这数据。”他翻开材料,指着上面的统计图。
“我们汽车厂的发动机已经完成量产准备,功率70马力,油耗控制在14升;而铁道部那边,刘光鸿同志的样机才刚到85马力,不过还在试验阶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