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待遇在当时算得上优厚,比轧钢厂的正式工的工资还高,而且是兼职。
钱爱国在一旁暗暗点头,这是厂长有意招揽,也是对刘光鸿能力的认可。
刘光鸿却有些犹豫:“王厂长,我在轧钢厂还有本职工作……”
“不冲突。”王厂长摆摆手,“你还是轧钢厂的人,我们这算借调,给你发双份工资。再说了,李怀德厂长那边我去说,他不会不放人的。”
话都说到这份上,刘光鸿不好再推辞,便应了下来。王厂长又想起什么,补充道:“新车间要招一批工人,给你一个正式工名额,算是……技术入股的红利。”
拿着那张印着“机械设计师”字样的临时聘书,刘光鸿心里颇有感慨。
三个月前,他还在为进机械厂的门被人拦着而恼火,如今却成了这里的“技术骨干”,世事真是奇妙。
......自此刘光鸿获得“第三份工作”——机械设计师!!!
傍晚回到四合院,刘光鸿特意绕到后门,避开了院里纳凉的邻居。他把大哥刘光齐和父亲刘海忠叫到刘光齐的小院,关紧了门窗。
“爸,大哥,跟你们说个事。”刘光鸿从包里掏出风扇样机的图纸,“我和钱工研发出一种新风扇,机械厂要开新车间,给了我一个正式工名额。”
刘海忠和刘光齐同时愣住。正式工名额,在这年头比金疙瘩还珍贵,多少人挤破头都抢不到。
“这么大的事,你怎么不早说?”刘海忠的声音都在发颤,“这名额……给光天吧,他要是能进工厂,以后就稳当了。”
“爸,二哥性子坐不住,去车间怕是要惹事。”刘光鸿摇摇头,说出了自己的打算,“我想把这个名额给老家刘家村。”
“给老家?”刘光齐急了,“三弟,这可是正式工!给他们太可惜了!”
“不可惜。”刘光鸿语气平静,“但不能白给。我打算卖1800块,支持分期付款,三年内还清。再招个学徒,不用名额,跟着我学技术,学会了我推荐他去风扇车间当临时工,能不能转正看他自己。”
刘海忠皱起眉头:“1800?这不是坑人吗?村里哪拿得出这么多钱?”
“不是坑人,是帮他们。”刘光鸿指着图纸解释。
“风扇车间投产后,肯定需要大量配件,村里要是有人能进车间,既能挣钱还能学技术。1800块看着多,但一个正式工一个月工资30多块,三年能挣一千多,还不算各种福利,其实是划算的。至于学徒,学会了至少能当临时工,总比在村里挨饿强。”
他顿了顿,又说:“上次亲戚来闹,虽说不是全村人的意思,但也让咱们看清了,堵不如疏。给他们一条出路,既显得咱们仁至义尽,又能断了某些人挑唆的由头。而且这钱可以用来改善家里,给大哥娶媳妇,给光福光天交学费,都用得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