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,刘光鸿的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。
在学校里,原本那些跟着传播谣言的同学,此刻都有些不好意思地避开刘光鸿的目光。
而和刘光鸿一起在图书馆学习的女生,更是对他钦佩不已。“光鸿,你太棒了!没想到你在街道办做了这么有意义的事。”
刘光鸿笑着说:“其实就是一些小想法,能帮到街道办就好。咱们还是得继续努力学习。”
经过这件事,刘光鸿在学校里的名声彻底扭转,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从怀疑变成了信任和敬佩。他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,同时依旧坚持每个周末到街道办做志愿者。
然而,平静的生活下总是暗藏波澜。
易中海回到家后,坐在椅子上,陷入了沉思。他知道,正面和刘光鸿交锋已经行不通,必须想出一个更隐蔽、更狠毒的计策。
在学校的时光如白驹过隙,自从获得区委表扬后,刘光鸿在校园里的名气愈发响亮。
但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,反而更加坚定了奋进的决心。他深知,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,唯有不断提升自己,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。
刘光鸿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学习机器,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成绩。课堂上,他总是全神贯注,眼神紧紧跟随着老师的身影,积极回答问题,思路之清晰、见解之独到,常常令老师和同学们赞叹不已。
课后,别的同学或是在操场嬉戏,或是在教室闲聊,刘光鸿却一头扎进书本里,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。
然而,刘光鸿并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。他觉得,要想在未来的高考中脱颖而出,仅仅掌握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。
于是,他主动向老师们请教,学习各种书本外的技能。无论是复杂的数学解题技巧,还是优美的作文写作手法,亦或是独特的物理实验思路,他都一一钻研。老师们见刘光鸿如此好学,也都倾囊相授。
“老师,我觉得这个知识点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,您看这样对不对?”刘光鸿拿着书本,一脸认真地向数学老师请教。
数学老师推了推眼镜,仔细听着刘光鸿的分析,眼中渐渐露出赞许的目光,“光鸿,你这个思路很新颖啊,能想到从这个角度去思考,非常不错。”
得到老师的肯定,刘光鸿心中充满了喜悦,但他并未就此满足。他觉得,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要想让大家共同进步,就必须让所有人都“卷”起来。
于是,他主动担任起老师们的出题助理。每次协助老师出题时,他都会深入研究各种题型,结合所学知识,精心设计出一道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。
“光鸿啊,你出的这些题很有水平,不仅能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,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。”语文老师看着刘光鸿出的试卷,满意地说道。
刘光鸿笑着说:“老师,我就是想让同学们多接触一些不同类型的题目,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能更加得心应手。”
同时,刘光鸿还发起组建考大学冲刺小组。他深知,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,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