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大星神败退之后,洪荒大地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平静。
三千古神经此一役,元气大伤,再无心力争夺四海疆域。他们各自带着残部返回神域,或闭关疗伤,或沉心感悟法则,试图从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中汲取经验,提升自身实力。庚金古神将自己关在庚金神域的核心,日夜打磨金之法则,刀芒愈发凛冽;后土古神则深入大地深处,与洪荒地脉相连,感悟着厚重沉稳的土行大道,神躯上的裂痕渐渐被土黄色的光晕抚平;青木古神回到他的万木之林,看着战后凋零的草木,心中生出对生命与生长的更深感悟,周身的绿意愈发浓郁……
洪荒的山川河流在岁月中缓缓修复,四海的波涛渐渐平息,天地间的灵气重新变得浓郁而平和。只是那九天星海之上,偶尔会传来星辰运转的异动,提醒着洪荒生灵,星神并未真正放弃,只是在等待下一次机会。
玉京山巅,我依旧是那个最从容的看客。
十年元会的光阴,于我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。我沉浸在禁忌法则的感悟中,一步步夯实根基,那丝入门的禁忌之力在体内缓缓流淌,如同蛰伏的潜龙,虽未完全苏醒,却已让我的气息愈发深邃难测。我能感觉到,随着对禁忌法则的深入理解,我对时间法则的运用也愈发圆融,有时甚至能在刹那间看到未来的几种可能——当然,那些可能如同水中月、镜中花,稍纵即逝,却也让我对“变数”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。
这日,我正盘膝静坐,忽然心中一动,下意识地抬头望向洪荒天穹。
只见原本晴朗的天空,不知何时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混沌色光晕。光晕之中,两道巨大无比的眼眸缓缓睁开。
那眼眸太过庞大,仿佛覆盖了整个洪荒天空,左眼映照出星辰生灭,右眼流转着地火水风,瞳孔深处是无尽的虚无与混沌,却又透着一种洞悉万物的明悟。
“这眼眸……”我心中微讶。
这双眼睛的形态,竟与混沌世界的大道之眼有着七分相似!混沌大道之眼,是混沌本源法则的显化,冷漠、公正,俯瞰着混沌中一切生灭,不带丝毫情感。而眼前这双眼眸,虽形似,本质却截然不同。
混沌大道之眼的冷漠中带着绝对的秩序,而这双眼眸,虽同样威严,深处却藏着一丝温和,一丝对洪荒生灵的期许,仿佛一位父亲在凝视自己的孩子。
就在洪荒众生为这双突如其来的巨眼感到震撼与敬畏时,一道声音如同洪钟大吕,响彻洪荒每一个角落。
这声音不高,却蕴含着开天辟地般的道韵,仿佛从时间的源头传来,直接在每一个生灵的神魂深处响起:
“吾,盘古。今日于不周山巅讲道,望三千生灵,能于未来超脱洪荒!”
“盘——古——!”
洪荒大地瞬间沸腾!
无论是闭关的古神,还是潜藏的精怪,亦或是刚刚诞生的弱小生灵,都被这两个字狠狠震撼。盘古,那是开天辟地、创造洪荒的至高存在!传说中,他早已以身化道,融入洪荒天地,为何会在今日显化神迹,要于不周山讲道?
“是盘古大神!真的是盘古大神!”有古神激动得浑身颤抖,当年战场之上那道模糊身影的伟力犹在眼前,此刻亲耳听到盘古的声音,更是心神激荡。
“超脱洪荒?盘古大神要指引我等超脱?”更多的生灵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。洪荒虽好,却也有生老病死,有法则束缚,谁不想摆脱桎梏,走向更高远的世界?
一时间,洪荒大地之上,无数道流光从四面八方升起,朝着洪荒中央的不周山汇聚而去。有驾驭法宝的古神,有腾云驾雾的精怪,有奔跑跳跃的凶兽,甚至连一些尚未开启灵智的草木,也在冥冥之中的指引下,朝着不周山的方向摇曳生长。
玉京山巅,我望着那漫天飞舞的流光,嘴角勾起一抹淡笑。
盘古讲道,这可是洪荒开天以来的头等大事。十年元会前那场大战中显化的身影,果然与盘古有关。只是他此刻的状态,显然已非纯粹的“盘古”,而是与洪荒大道相融后,诞生的一种全新形态——既是盘古意志,又是洪荒大道的化身。
“超脱洪荒么……”我低声自语,眼中闪过一丝好奇。盘古开天辟地,自身化作洪荒基石,为何会希望生灵超脱他所创造的世界?
思索片刻,我身形一晃,化作一道微不可查的灰色流光,朝着不周山飞去。我并未加入那浩浩荡荡的人流,而是隐匿了气息,如同一个普通的旁观者,落在不周山山腰一处不起眼的崖壁上。
不周山,洪荒第一神山,巍峨耸立,直插云霄,山顶隐没在混沌色的光晕之中,正是盘古眼眸注视的方向。此刻,山巅早已被一层柔和的金光笼罩,金光之中,一道模糊的身影盘膝而坐,看不清面容,却透着一股与天地同息、与大道共鸣的无上气息。
那,便是盘古的道身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灵汇聚到不周山,山巅的盘古道身缓缓开口,声音依旧平淡,却带着一种直击灵魂的力量:
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……”
开篇便是直指大道本源的话语,没有华丽的辞藻,没有玄妙的神通,却让在场的所有生灵瞬间静了下来,心神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。
我心中微动。这开篇之语,竟与我穿越前听闻的道家真言有几分相似,却又更加玄奥,蕴含着开天辟地的混沌至理。
盘古的声音继续回荡:
“洪荒初开,清浊分,阴阳判,始有法则。然法则者,既是束缚,亦是阶梯。顺之,可安身立命;逆之,方有机缘超脱……”
他不讲具体的功法神通,只讲法则的本质,讲天地的演化,讲“顺”与“逆”的辩证,讲“束缚”与“超脱”的关系。
庚金古神听得目瞪口呆,他一直以为金之法则唯有“锋锐”二字,此刻才明白,刚过易折,金亦可化柔,刚柔并济,方是金之大道的全貌;
后土古神若有所思,她以往只知大地厚重,承载万物,此刻才领悟,大地亦有“动”的一面,地脉流转,沧海桑田,才是大地法则的真谛;
连那些弱小的生灵,也在这大道之音的洗礼下,灵智渐开,对自身所处的世界有了朦胧的认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