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寒甲御天 > 第95章 京都春闱

第95章 京都春闱(1 / 2)

阳春三月,草长莺飞,帝都迎来三年一度的礼部会试,天下举子云集。一时间,京中客栈爆满,茶楼酒肆随处可见身着儒衫、高谈阔论的学子,给这座权力之城平添了几分文墨气息与躁动的活力。

科考,不仅是寒门子弟鱼跃龙门的阶梯,更是朝堂各方势力延揽人才、培植羽翼的重要时机。大皇子萧景恒、宰相陈松等各方势力早已暗中动作,或派人接触有名气的考生,或示意门生故旧多加留意。就连一向深居简出的四皇子萧景禹,其门下清客也似乎比往日活跃了些许。

然而,在这片看似繁华喧闹的科场之外,一股暗流却悄然涌动,其源头,竟与远在南疆的烽火及那位身处漩涡中心却刻意保持低调的镇南王,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关联。

事情的起因,是一首不知从何处流传开来的诗。

起初,只是在一些落拓不羁、喜谈兵事的学子间小范围传诵,后来却如同星火燎原,迅速在赴考举子中流传开来,甚至传入市井,被谱上简单的曲调,在酒肆茶楼间吟唱。

诗曰:

啸声绝处是归程,

虎骨铸成不灭城。

纵使千年风雨后,

犹闻铁骑破空声。

诗风豪迈苍凉,气势磅礴,短短四句,却道尽了边塞将士的忠勇、牺牲与不朽的军魂。尤其诗中蕴含的那股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气概和“不灭”的信念,深深打动了许多心怀壮志、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学子。

很快,诗的出处被有心人探知——这竟是镇南王萧凡在南川大捷后,为祭奠麾下精锐“虎啸营”阵亡将士而作!

“啸声绝处是归程”——那是虎啸营将士视死如归的呐喊;

“虎骨铸成不灭城”——那是英魂永镇边疆的象征;

“纵使千年风雨后,犹闻铁骑破空声”——那是功业不朽、精神长存的豪情。

结合不久前才传遍天下的南疆大捷,尤其是虎啸营奇袭一线天、血战蛮烈的传奇事迹,这首诗瞬间被赋予了更加具体、更加悲壮、也更加令人热血沸腾的内涵。

镇南王萧凡,在天下学子心中的形象,不再仅仅是一个位高权重、战功赫赫的藩王,更增添了一层文武双全、体恤士卒、富有家国情怀的传奇色彩。许多学子将其视为偶像,谈论南疆战事、议论朝政时,不免带上对萧凡的推崇。

这一日,京城着名的学子聚集地——“翰墨楼”中,一群举子正在高谈阔论。酒至酣处,自然谈到了当前最热门的镇南王及其诗作。

一位来自江南的年轻举子激动地拍案道:“镇南王此诗,真乃千古绝唱!道尽我辈男儿报国之志!若能如王爷般,文能提笔安天下,武能上马定乾坤,方不负平生所学!”

旁边一位年纪稍长、气质沉稳的学子却微微摇头,低声道:“张兄慎言。王爷功高,然…京中局势复杂,吾等学子,还是专心科考为上。”他显然更了解朝堂的险恶,出言提醒。

这时,邻桌一个声音阴阳怪气地插了进来:“哼,不过是武夫逞凶,侥幸得胜罢了。治国平天下,终究要靠圣人之道,礼乐文章。穷兵黩武,非国家之福。”

众人看去,只见说话者是一个衣着华贵、面色倨傲的公子,身边围着几个附庸之辈。有人认出,此人是京中某位勋贵子弟,与宰相陈松一系走得颇近。

那江南举子闻言大怒,霍然起身:“你说什么?若无镇南王与边军将士浴血奋战,哪有我等在此安心读书的太平?武夫?没有这些‘武夫’,尔等早已成南川铁蹄下的亡魂了!”

“你!”那勋贵子弟也站了起来,场面顿时剑拔弩张。

酒楼掌柜连忙过来劝解,双方才悻悻坐下,但空气中已充满了火药味。

这一幕,被二楼雅间一个不起眼角落里的食客看在眼里。此人作普通文士打扮,正是四皇子萧景禹的门客之一。他默默斟了杯酒,眼中闪过一丝思索。民心士林风向,似乎正在悄然偏向那位镇南王…这对自家殿下而言,是利是弊?

与此同时,镇南王府内。

萧凡也听闻了诗词流传之事。他正在书房练字,听完铁铉的低声禀报,手中毛笔微微一顿,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。

“知道了。”他反应平淡,继续运笔,仿佛此事与他无关。

“王爷,是否需要…”铁铉做了个压制的手势。诗词流传,虽提升了王爷声望,但也可能引来更多的猜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