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苗”!
老汉眼睛一瞪,猛地一拍大腿!
“找到了!苗旭军二儿子的摊子!”
他把手机转过来,一群人脑袋立刻围成一圈。
有老花眼的,眯着缝,鼻子都快贴到屏幕上。
看完视频,全场死寂两秒,然后炸了!
“这么多点赞!几万几万的!”
“多少个大号都在推他!”
“这摊子在江城红得发紫啊!”
老汉又往上划,刷出一堆同类视频——全在夸“苗记小吃”!
这哪是小摊,简直是网红顶流!
大伙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全都服了。
“牛啊!太牛了!”
“出息了!真出息了!”
心里酸溜溜的,可还是忍不住竖大拇指。
苗旭军家这二小子,简直封神了!
接着就开始算账了——
“一个月少说两万吧?”
“哪止!我看至少五万!”
“我听说有人摆摊月入十万!他这人气,搞不好真到了!”
“十万?!乖乖,那不是比镇长工资还高?”
七嘴八舌一通聊,最后一致认定:
苗家祖坟冒青烟,才出了这么个神仙儿子!
平时村里哪家有啥糗事,大妈情报队立马就能扒出来喷一顿。
可说到苗侃,愣是找不出半个错处,优秀得让人挑不出毛病!
一群家长越聊越扎心,想想自家娃,再比比人家,手都痒了,真想抄起扫帚抽一顿。
其中一个大妈终于忍不住,掏出手机,拨通在江城打工的儿子。
“妈,你打电话来有啥事啊?突然问这干啥——你说江城那个‘苗记小吃摊’,是不是最近特火那个?”
这话刚冒出来,边上几个同事立马凑近,耳朵都快竖到手机上了,生怕漏掉一个字。
手机开着外放,对面声音清楚得很。
“啥?苗记?那必须知道啊!我都去排过好几回了,人山人海,抢都抢不到!妈,你也听说了这摊子?”
“你这傻小子,那是你苗伯家老二苗侃开的!你倒是天天吃,咋就没认出来人是谁?”
“啊?!”
电话那头愣了两秒,脑子直接卡住,然后“啪”一下通了。
“村里那个苗侃?!”
他当然记得这名字——小时候家里老拿他当榜样:“看看人家苗侃,学习好、懂事、将来有出息!”自己没少挨训。
虽说同村长大,可后来各忙各的,上学的上学,打工的打工,见面越来越少。
模样也模糊了,只记得是个挺拔帅气的小伙子,小时候好像还一起抓过泥鳅、掏过鸟窝。
经他妈这么一提,他猛地回想起来——那小吃摊老板的脸,越想越像!眉、眼、鼻子、嘴,一模一样!
哎哟我天!
原来那就是苗侃?!
我一直吃的是自家兄弟的摊子?!
我是他同村的!打小一块长大的!论辈分……他是我哥!不不不,我也可以叫他哥啊!
江城某写字楼里,一个坐在工位上的年轻人“腾”地从椅子上弹起来,脸涨得通红,呼吸都快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