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青囊秘事:牵羊人异闻 > 第335章 离江南,前往蜀地

第335章 离江南,前往蜀地(1 / 2)

墨溪镇的晨雾还没散,青石板上的露水沾湿了骆驼的蹄子。我们牵着队伍准备出发时,巷口的老槐树下已经聚了不少人——苏墨卿背着半篓新抄的文献,手里攥着封叠得整齐的书信;老村长提着个布包,里面是村民们连夜蒸的“脉魂糕”,用青龙峡的糯米和脉魂草的嫩芽做的,说能抗蜀地的湿气;连之前被我们救过的商队伙计,都骑着马赶来,送了两匹蜀锦,说“蜀地山路险,这锦能裹在甲上防刮,还能挡点邪蚀气”。

“阿狗兄弟,这信你收好。”苏墨卿把书信递到我手里,信封上写着“致蜀地孟先生”,字迹是他惯有的清劲,“我昨夜翻了祖上的笔记,你师父当年在蜀地有位老友,叫孟怀安,是蜀地有名的‘脉心锻造师’,能将地脉灵材的力量熔进法器里。你们去北荒前,若能找到他,让他把脉魂草的青光熔进九龙佩,破血祭阵时,佩的破邪力能强三成。”

我接过书信,指尖触到信封里硬挺的物件,是片泛着浅青的“地脉晶”碎片——苏墨卿说这是护脉坞遗址里挖出来的,蜀地的地脉晶与这碎片同源,孟先生见了,便知是自己人。“苏相公,多谢你想得周全。等我们从蜀地回来,一定带着孟先生的消息,来给你补《地脉吟》的空白页。”

小木抱着灵虫笼,凑到苏墨卿身边,灵虫们的翅膀泛着浅金,轻轻蹭了蹭他的袖口——那是阿芷脉牵纹的余温,像是在替她告别。“苏相公,我们会想你的!也会想阿芷姐姐留下的青草!”

苏墨卿笑着摸了摸小木的头,又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竹哨,递给我:“这哨子是用护脉坞的老竹做的,吹三声能引蜀地的‘脉灵鸟’,那鸟认地脉气,能帮你们在蜀道上找安全的路。蜀地山路险,多听这鸟的叫声,没错。”

晨雾渐散时,我们终于踏上了往蜀地的路。骆驼的蹄子踏过墨溪镇的青石板,将村民们的呼喊、苏墨卿挥别的身影,都渐渐甩在身后。只有灵虫笼里偶尔传出的轻鸣,和行囊里《地脉吟》的墨香,提醒着我们,江南的烟雨与护脉的心意,会一直跟着我们。

【第一幕:江南辞远入蜀道,地脉气变显奇崛】

离开江南不过两日,景色就渐渐变了模样。之前满眼的烟雨竹林,换成了连绵的青山;平坦的青石板路,变成了蜿蜒的山道;连风里的气息都不同了——江南的风是软的,带着水汽;蜀地的风是劲的,裹着山石的冷意。

周玄的玄鸟杖始终亮着淡蓝微光,杖头的光比在江南时更亮,却也更急,像是在感应蜀地特有的地脉气。“蜀地的地脉是‘竖脉’,不像江南是横铺的,所以山路多陡,地脉气也更集中。”他勒住马,指着前方云雾缭绕的山峰,“那是‘脉灵山’,按苏墨卿的说法,孟先生的锻造坊就在山坳里。只是这山的地脉气有点乱,像是被什么东西搅过。”

苏清月举起护脉鉴邪镜,镜面映出山峰的轮廓,山腰间隐约缠着几缕淡紫的邪蚀气,却不是阴根堂常用的“蚀魂气”,是种更冷的“寒脉气”,能冻住地脉的流转。“这气我在师父的典籍里见过,是蜀地特有的‘寒蚀咒’,专用来冻地脉晶——看来孟先生那边,可能也遇到了麻烦。”

我握紧手里的竹哨,想起苏墨卿说的脉灵鸟。试着吹了三声,哨音清越,穿过山间的云雾。没过多久,远处的林子里就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,一只羽毛泛着浅青的小鸟飞了过来,落在我的骆驼峰上,正是脉灵鸟。它歪着头看了看我手里的地脉晶碎片,突然朝着脉灵山的方向飞去,像是在给我们引路。

“灵鸟认碎片!”小木兴奋地喊道,灵虫们也飞出笼门,跟着脉灵鸟的方向飞,翅膀的绿光与鸟羽的浅青相映,在山道上织成一道淡淡的光带。

我们跟着脉灵鸟走了约莫半个时辰,前方的山道旁突然出现几间破败的茅屋。茅屋外的篱笆倒在地上,锅里的粥已经凉透,却不见人影——只有地上散落着几片沾着寒蚀气的枯叶,叶边泛着黑紫,像是被邪咒冻过。

“有人吗?”我勒住马喊了一声,屋里没有回应,却从屋后传来几声微弱的呻吟。我们绕到屋后,看到个老丈蜷缩在柴堆旁,身上的棉衣结着层薄冰,嘴唇冻得发紫,手里还紧紧攥着块地脉晶的原石。

【第二幕:蜀道救翁解寒咒,脉语传情知危情】

“老丈,你怎么样?”我翻身下马,掏出脉魂糕递到他嘴边。老丈咬了口糕,缓了半天才开口,声音带着颤:“是……是寒蚀鬼……把村里的人都劫去脉灵山了……说要挖山的地脉晶……给北荒的邪阵用……”

苏清月立刻掏出鉴邪镜,照在老丈身上的薄冰上,镜面映出冰里的寒蚀气,像细小的冰针缠在他的脉门上。“是寒蚀咒的余毒,得用脉魂草的青光化解。”她从玉盒里取出片脉魂草,捏碎后敷在老丈的脉门上,草的青光顺着皮肤蔓延,薄冰瞬间融化,老丈的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。

老丈看着我们手里的地脉晶碎片,突然激动起来:“你们……你们是孟先生的朋友?他说过,会有人带着地脉晶来帮我们……寒蚀鬼是阴根堂的人,学了蜀地的邪咒,专抢地脉晶,还说要把孟先生的锻造坊烧了,不让他帮护脉的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