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整个641研究所的气氛,被一种近乎狂热的学术激情彻底点燃。
一号实验楼的公告栏上,贴出了由王承德亲笔签发的最新通知。
“经所务会研究决定,即刻起,‘追光专项小组’所有研究方向,暂时并入‘超离子导体晶格声子散射’理论模型验证项目。项目总负责人,张勤。”
通知
“看见没!老大又搞了个王炸!”李向阳挤在最前面,唾沫横飞地跟身边的人吹嘘,“我昨天就在门口听了一耳朵,那公式,写的!跟天书一样!但就是他妈的好看!”
何鹏抱着手臂,一脸高深莫测地补充:“这算什么。我跟你们说,老大把自己关了三天,出来就甩出这个模型。知道这叫什么吗?这叫顿悟!是科学之神在跟她一个人说悄悄话!”
周围的研究员们听得热血沸腾。
而此刻,被封神的张勤,正坐在食堂里,安静地喝着一碗小米粥。
她对面,吴巧晴正奋力地解决一个肉包子,嘴里塞得鼓鼓囊囊,含糊不清地说着。
“头儿,索恩昨晚一宿没睡。”
“嗯。”张勤舀起一勺粥,吹了吹。
“他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,连晚饭都没吃。我早上送文件进去,看见他桌上堆满了演算纸,跟打过仗一样。”吴巧晴咽下嘴里的包子,压低了些许音量,“他看我的样子,活像见了鬼,又激动又紧张。”
张勤喝下那口粥,胃里暖洋洋的。
“他一个人?”
“对,就他一个人。安德鲁他们想进去帮忙,都被他赶出来了。”吴巧晴又拿起一个包子,“他说,这是只有他才能解开的‘圣杯’,不想被凡人打扰。”
张勤差点被粥呛到。
圣杯?
她埋下的明明是炸弹。
这群西方学者在文学修养方面,想象力真是丰富。
“别管他。”张勤放下勺子,用餐巾擦了擦嘴,“让他自己玩儿。鱼上钩之后,最忌讳的就是急着收线。要让它自己把力气耗尽,精疲力竭,才会心甘情愿地被拖上岸。”
吴巧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,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。
“那我们现在干嘛?”
“吃饭。”张勤站起身,“然后,去实验室,带着所有人,绕开那个‘炸弹’,走另外一条路。动静搞得越大越好。”
她要让所有人都相信,整个团队都在为这个新模型疯狂。
这样,那个躲在办公室里独自“寻宝”的人,才会越发觉得,自己手里的东西,是独一无二的捷径。
二号实验室,现在已经成了全所的焦点。
张勤走进去的时候,索恩正带着他的团队,围着那块写满公式的白板,激烈地争论着什么。
“不!这个推导过程太跳跃了!”一个叫文森的德国专家指着其中一行,“从第四步到第五步,缺少了至少三个中间变量的转换!这不严谨!”
索恩却一脸狂热地反驳:“文森!你不能用常规的线性思维去理解!这就是天才的直觉!她省略了过程,但给出了正确的结果!这本身就是一种神迹!”
张勤走了过去。
所有争论声戛然而止。
“各位。”她拿起一支红色记号笔,“索恩教授说得对,也不全对。”
她走到白板前,在马丁指出的那一行旁边,飞快地补充了几行推演。
“这里,我用了一个‘变换’的简化算法,是我个人尚未发表的研究习惯。”她解释道,“所以看起来会有跳跃。”
索恩和文森凑过去,盯着那几行新补充的公式。
几秒后,文森发出一声沉吟。
“我的上帝……还能这样算?这……这简直是数学魔术!”
索恩则激动地抓住张勤的胳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