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色的轿车在钢铁厂门口一个急刹。
张勤推开车门,头也不回地跳了下去,把陈新中那句“路上慢点”的嘱咐甩在了身后。
饭店里那股混合着酒精和香水的味道,让她窒息。
直到重新闻到空气里熟悉的铁锈和煤灰味,她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。
齐越。
大哥大。
那是一个无比诱人的未来,一个能改变世界的巨大风口。
但不是现在。
张勤的目光穿过厂区,落在远处那个已经拔地而起的巨大炉体轮廓上。
那里,才是她的战场。
她大步流星,朝着那片灯火通明的工地跑去。
身后,是觥筹交错的浮华世界。
身前,是钢铁与火焰的真实国度。
她选择了后者。
接下来的日子,彻底没有了时间概念。
距离两个月的军令状,只剩下最后二十天。
整个工地都疯了。
“第五十天!主反应仓密封完成!压力测试通过!”
“第五十五天!电极阵列安装到位!能源供应系统并网成功!”
“第五十九天!自动化控制系统载入!开始最终联调!”
张勤戴着安全帽,嗓子早就哑了,手里拿着一个铁皮扩音喇叭,在巨大的钢结构和管线间穿梭。
“A区3号阀门!再紧半圈!半圈!”
“c区的冷却水管!压力不够!给我查!立刻查!”
“栋梁”班的学生们,也彻底变成了灰头土脸的工人。
李向阳跟着老师傅,亲自爬上几十米高的炉顶,校对最后一个传感器。
方月月和李昂的眼睛,就没离开过临时控制室里的数据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。
第六十天。
清晨。
当所有指示灯,从红色,一个接一个地,变成绿色时。
整个工地,安静了。
所有人都抬起头,看着眼前这个沉默的钢铁巨兽。
成了。
两个月,分秒不差。
他们,真的把它造出来了。
“呜——”
不知道是谁,先哭出了声。
下一秒,无数人瘫坐在地上。
有人抱头痛哭,有人只是喘着粗气,一动不动。
张勤靠在一根冰凉的钢柱上,缓缓滑坐到地上,再也站不住了。
她做到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短暂的休整之后,是更艰巨的任务。
炉子,只是一个工具。
真正的目标,是“生命合金”。
新一轮的研究,开始了。
第一炉实验钢水出炉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那金红色的液体,在所有人的注视下,缓缓流入模具。
冷却,取样,送检。
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,气氛比建造熔炉时还要紧张。
这天下午,张勤正在分析一份新鲜出炉的材料性能报告,眉头紧锁。
不对。
韧性比理论值低了百分之三。
虽然这已经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据,但对张勤来说,差一点,就是失败。
她正要召集测试组开会,却看到邹怀仁老教授在实验室门口来回踱步,一脸愁容,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什么。
那表情,比看到测试失败还难看。
张勤心里咯噔一下。
“邹老,怎么了?是不是成分配比的计算模型出错了?”
邹怀仁抬头看了她一眼,表情又激动又焦虑,像是要哭又要笑。
他摇了摇头。
“不是。”
“那是热处理工艺不对?”
“也不是。”邹老叹了口气。
他拉着张勤走到一个没人的角落,压低了声音。
“丫头啊,出大事了。”
“问题不是我们的钢不好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