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台音响将他的话传遍湖畔:“是看见青铜器上的铭文,想起古人铸剑时的火光;
“是摸到宋瓷的釉面,听见窑工拉坯时的呼吸;
“是读懂油画的笔触,触摸到画家心脏的跳动。”
台下静了一瞬,随后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。
有位白发苍苍的瑞士教授站起来喊:“bravo!这才是鉴宝的灵魂!”
颁奖典礼结束后,记者们像潮水一样围过来。
闪光灯晃得人睁不开眼,陈凡却从容地站在原地,任镜头对着他拍。
“陈大师,您是中国首位获得‘全球鉴宝大师’称号的鉴宝师;
“请问您对中国同行有什么话想说?”
一位穿红西装的中国记者挤到最前面,话筒差点戳到陈凡的下巴。
陈凡笑了笑,接过她手里的录音笔:
“第一,别迷信‘洋大师’;
“中国的文物有自己的语言,比如商周青铜器的‘饕餮纹’,不是‘野蛮’,是先民对‘力量’的敬畏;
“比如元青花的‘苏麻离青’,不是‘进口货’,是我们祖先对‘美’的极致追求;
“第二,保护比鉴定更重要。我见过太多文物因为不懂‘温度’而被破坏;
“比如用化学清洁剂擦宋瓷,比如把书画放进恒温箱烤干,这些都是‘爱’得太急,忘了文物也会‘疼’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望着远处的湖面:
“最后,我想说,中国的文物,值得被世界看见;
“不是因为我们‘厉害’,是因为它们藏着中国人的根;
“是良渚玉琮上的神徽,是敦煌壁画里的飞天,是紫禁城屋脊上的走兽,这些都等着世界来‘听’。”
人群里有人鼓掌,有人点头。
叶敏挤过来,举着手机录视频:“凡哥,你说得太好了!”
陈凡对着镜头眨眨眼:“告诉‘天宇’的兄弟们,我们没给中国丢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