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幕里的三个人,脸上都带着笑。
窗外的维多利亚港灯火辉煌,茶餐厅的留声机里放着周璇的《天涯歌女》。
“你们说,”绍忆欣突然说道:
“我们什么时候能把分店开到纽约?”
陈凡想了想:“等巴黎的展览做完,就去。”
叶敏晃了晃手机:“到时候,我要在纽约办个‘鉴宝大师课’用英文讲,让外国人也学中国的鉴宝!”
三人的笑声,混着留声机的歌声,飘得很远。
香港的清晨,绍忆欣站在落地窗前,看着楼下的游艇。
她手里拿着陈凡寄来的“守拙”钢笔,在笔记本上写:
“今天完成了梅瓶的三维建模,佐藤老师的金缮演示很成功;
叶姐说,上海的会员展报名满了。凡哥在广州,帮藏家找瓷片的来源……”
风从窗外吹进来,吹得笔记本翻页。
最后一页,她写着:“我们的疆域,不是分公司,不是海外合作,是把文物的故事,传给每一个人。”
远处的维多利亚港,一艘游艇驶过,留下一道白色的浪痕。
绍忆欣放下笔记本,看向桌上的梅瓶,三维建模图里,瓶颈的暗纹清晰可见,像一段未被讲述的历史。
她知道,这不是终点。
是“天宇”的开始,是文物传承的开始,是他们三个人,用一生去完成的,最浪漫的使命。
绍忆欣拿起桌上的桂花糕,咬了一口。
甜丝丝的桂香里,她仿佛听见陈凡的声音:“我们的疆域,是所有热爱文物的人,共同的家。”
窗外的阳光正好,照在梅瓶的三维建模图上,照在笔记本上的字里,照在这个关于传承与爱的故事里。
而“天宇鉴宝行”的招牌,在香港的阳光下,闪着光!
像一颗星,照亮了文物的路,也照亮了三个人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