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凡展开画卷,首先看题跋:\"八大山人\"四个字写得歪歪扭扭,印章也是模糊不清;
再看画风,山石的皴法倒是有点八大山人的\"折带皴\",但鸟儿的姿态……
缩着脖子,眼神呆滞,完全没有八大山人笔下那种\"白眼向天\"的灵动。
\"张老板,\"陈凡指着鸟儿的眼睛:
\"您看这只鸟,眼神太木了。八大山人的鱼鸟,哪怕是静态的,也总像在盯着什么,带着股子倔强劲儿;
这幅的鸟,像被人抽了魂儿似的。\"
他又摸了摸画纸:
\"还有这纸,清代的纸有股子松烟味,这幅是新纸做的旧,闻不出来,但摸着手感发涩。\"
张老板的脸一下子白了:\"我就说嘛!昨天收的时候,那卖家说是什么'海外回流',我还以为捡了个大漏……\"
他攥着画卷的手在抖,\"二十万啊,够我半年没生意了!\"
周围的摊贩们听见动静,都围了过来。
卖玉器的小李挤在最前面,手里攥着块用红布包着的和田玉:\"陈大师!陈大师!帮我看看这块玉!\"
他把玉料摊在陈凡手心,红布上还沾着早上的露水。
陈凡捏着玉料,先掂了掂分量……
和田玉的密度大,坠手,但这块明显轻了些;
再对着阳光看内部结构,能看到明显的云絮状纹理,却没有籽料的\"汗毛孔\"。
\"是和田料,\"陈凡说:
\"但不是籽料,是山料。油性还不错,就是质地稍粗,算得上是中等料子。\"
\"中等料子?\"小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:
\"那也比我在网上买的那些垃圾强啊!\"
他攥着玉料,激动得手心出汗:
\"谢谢陈大师!有了您的指点,我以后收玉器就有底气了!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