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凡沉思良久,最终做出了决定:“准备两套方案。一套不含信标信息,作为主体展示。另一套,将信标事件作为‘附录’或‘彩蛋’,视‘观察者’使者的反应和接触氛围,决定是否在最后时刻抛出。”
这是一场豪赌,将决定权押注在了对“观察者”心理的临场判断上。
就在人类高层为信标事件焦头烂额之际,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开始发酵。
“回归教派”利用信息管制和民众的恐慌心理,在暗网和一些偏远聚居点大肆散播谣言,称月球信标是“神之警示”,证明人类已触怒星空,唯有皈依“观察者”才能免于神罚。虽然安全部队迅速逮捕了多名头目,但其思想如同病毒般在部分人群中蔓延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科学院内部,以理查德教授为首的“技术献祭派”态度再次动摇。他们认为,信标事件证明了宇宙的险恶和人类文明的渺小,坚持“展示”计划风险太高,再次秘密联名上书,建议启动备用方案,即尝试与“观察者”进行有限度的技术交换,以换取生存保障。
内忧外患,如同阴云笼罩在倒计时的最后阶段。
林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他不仅要统筹全局,调整展示计划,还要分心应对内部的杂音,更要时刻关注那遥远星空中,因信标信号而可能产生的未知变化。
他独自登上守望者塔的最高处,仰望星空。猎户座悬臂在夜空中清晰可见,那里是“观察者”使者来临的方向,也是信标信号指向的天鹅座所在。人类的命运,仿佛被这两条来自不同星域的线紧紧缠绕,吉凶未卜。
他摊开手掌,一点微弱却无比凝练的乳白色光晕在掌心流转,那是他自身力量与部分“盖亚”核心知识融合后的体现,是他准备在最后时刻,如果一切语言和展示都无效的情况下,用来进行“武力说服”的底牌。但这张牌,能对高等文明起到多大作用,他心中也没底。
【10天03小时11分……】
倒计时如同催命的鼓点。
就在这时,林凡的私人终端再次收到了那条神秘渠道发来的信息,这次内容更短:
【使者已收到‘先驱者’信号反馈。注意:使者个体代号‘裁决之眼’,性格标签:严谨,保守,对‘意外’容忍度较低。】
林凡目光一凝。
“裁决之眼”?对“意外”容忍度较低?
这与之前“欣赏意外”的提示似乎产生了矛盾!是因为信标这个“意外”超出了某种界限?还是发送提示者与“裁决之眼”并非同一立场?
局势,愈发诡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