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部分人就是要恢复大汉血统,还有的就是蒙军作乱和清军作乱,自此天下分崩离析,胤禛看到这里也只是长叹了一口气。
有人记得他的好说明他为国为民做的不错,可惜了大清,爱新觉罗家几代人的努力竟然是因此断送,怕是无颜面对几位先祖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永兴有个秘密,当初他其实发现了有人想让弘时造反,他也想看看弘时的选择,实在是弘时的身份太特殊了,而且当初永瑜出生皇玛法开心了好久。
只是这一放任竟然就成了两具尸体,他不是做戏,他是真的没想到,他出生起就常进宫,可先皇时期的后宫和前朝如一潭死水。
也就那些老头常常喊着什么礼义廉耻,什么忠孝,可并没有人敢动手害人啊,尤其这还是弘时和永瑜,他们杀了永瑜倒是有可能。
他们不该是刺激弘时去反吗?
可惜了,弘时和永瑜身死的时候他就知道事情不对立刻调兵过来,只可惜那些人非说是先帝临终懊悔让永瑜继位,那些顾命大臣只有两人开口。
军队来了他们又说他是心虚,如此如此,最后百姓被那些人鼓动,原本那些人都是想着混水摸鱼逼迫他去重新瓜分利益,只是谁也没想到权力还没从他手中分出去,外面就有人开始扩张领地。
先帝确实是为国为民,可这也就是百姓生活好了,他们就开始思考其他的事情,这不,说反就反,如此而已。
境内不安定时蒙古部落甚至没给他们谋划的时间,立马就开始对外扩张,边关杀的杀,抢的抢,他知道这天要变了,立马去召集老家的几族。
圣旨刚到传旨的太监就被杀了祭旗,这些人果然是狗,必须饿着,但凡吃饱了就开始背主了,也就是现在腾不出手,他们跟着那些罪臣混在一起又能有什么好事?
仗打了又打,只是国土却越来越小,他安排好后事之后立马御驾亲征,他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想待在紫禁城做困兽之斗,可明黄色锦缎包裹着的车架走了又走,等他走出车架的时候却到了汉人的国土。
面前的汉人将军将他带进了营帐,呵,呵呵,一回头全是老熟人,明明这些人都是跟着大清从开国初打天下时就在身边的老家族啊。
当俘虏的日子并不好过,好在离开前他已经定好了继承人,不管是皇后还是太子妃的家族都能很好的辅佐新帝,只是很快消息就传过来了。
他疯了一样去找那些叛臣,这些人都知道,这些人早就知道,太子妃一尸两命,太子竟然为情自杀,这消息拿出去谁会信?谁会信?
只是没有用了,若是太子登基还好,这么多年他和皇后费尽心思也只保下来这一个孩子,他不想死,突然就想看看大清的结局,这些人若是弄死他们一脉能匡扶大清他也认了,他就等着。
果然,新君很快上位,只是这人血脉偏远,难以服众,刚登基一个月又被大臣联名给搞了下来,一转身一个先帝遗腹子被抱着登基。
永兴知道他压根没什么遗腹子,他这么多年除了皇后压根不敢去后宫,实在是登基时的事还有当初皇玛法给他说的都让他对女人有些恐惧。
不招惹才是最好的方法,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哪个家族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