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魏燕婉(1 / 2)

大清并没有就南越送去的那封国书做什么明面上的回答,但就边关越来越多的将士肯定不会是弘历的嫁妆,南越有点愁绪。

其实...原本她是可以当一个开开心心的蒙古女皇的,但是谁让原身的愿望是照顾她的那些孩子呢?这孩子....她又不会捕获灵魂,这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和同一个人生孩子啦。

难评,要是偷偷摸摸的多掉价啊,日后万一有人借此攻许她的孩子们怎么办?再想想,那些大清遗民到时候肯定会拿孩子的血脉说事,然后再计划兵不血刃拿下蒙古。

没办法,她全是被迫,绝对的被迫,哎,美好的一天从战斗开始,他们这边开战的理由就是大清不愿意和谐共处。

他们甚至连一个和亲对象都不送过来,不就是看不上他们大唐吗?

这一看是跟大清对打,大唐的子民突然就多了起来,等真的交战的时候刚赢了两局,大清境内就开始爆发叛乱,他们的口号就是,汉人都是大唐人。

当然,在蒙古这边的口号也差不多,他们***族自古以来就是大唐人。

这下子读书的不读书的都沉默了,这明显就是流氓啊,那他们是不是还能说他们从古至今都是汉人,都是秦人?这明摆着就是胡搅蛮缠。

但是名号上叫着好听,再加上一点点的政绩和接连的胜利,多的是人在后面跟着前进。

南越这打的上头,他们不是铁人,确实没办法一直打,但是架不住大清的官员一直再卖战前的消息过来,所以这虽说有损伤,但总体下来利大于弊。

所有人都被这接连到来的喜悦给架着想不断的前进,南越也巧妙的利用大家这个情况,不断的给大家改善伙食,安顿伤兵,反正明面上的功夫绝对做到位。

跟大清的对比那叫一个明显,越打将士的认可度越高,越走越远且越富贵,大家的眼睛逐渐都聚焦到一个地方。

整整一年后南越成功进入紫禁城,她,皇帝,新皇,上位第一件事,制定国策,蒙汉同权,上位第二件事,将自己的后宫大大小小的都封妃。

第三件事,将废帝弘历纳入后宫,但因为群臣劝阻所以没给名分。

后面的人生她一直忙忙碌碌在国事和生孩子中,很多人都以为当上皇帝就是终点,别人那南越确实不知道,但是到她这好像没那么轻松。

首先,虽然国号沿用大唐,但理论上她算是开国皇帝,所以上位前十年她都在制定国策和治理江山,就字面治理,要让所有四方因地制宜,要让百姓归心。

愚民之所以愚是因为,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好日子,所以刚开始甚至还有人怀念大清,南越那个时候是真的无语。

等到粮食真的成熟,等到不用交那么高的赋税,等到大家终于吃饱饭且人也长高了之后,大家的情绪这才安稳下来。

后面还有各种南北差异和官场上那些人的投机倒把,只能说还得是大清,将贪官都养成产业链了,她光是剔除那些人就费了好大的功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