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年贴春联,竹安真的自己扶着竹梯往上贴,结巴的孩子在旁边看着,手心里捏着把汗。竹安却不慌不忙,先在竹柱上画个小记号,再往上贴,春联虽然还是有点歪,却比去年整齐多了。他从梯子上下来,拍着胸脯说:“爹,你看,我能行!”
除夕夜守岁,竹安给大家讲他的新年计划:“我要编个竹制的小推车,能拉货的那种,开春帮李奶奶拉柴火;还要学编竹制的灯罩,让咱竹棚的灯更亮;对了,我还想教班里的同学编竹器,让他们也知道,竹子能做这么多东西。”
结巴的孩子听着,往他手里塞了把新做的小竹刀:“这……这刀快,你……你用着顺手。”哑女往他兜里塞了块新绣的竹布手帕,上面的竹子,比去年挺拔多了。
窗外的雪停了,月亮从云里钻出来,照得竹满堂桥的雪亮晶晶的。竹安趴在竹桌上睡着了,手里还攥着那把新竹刀,嘴角带着笑,像是梦见了满山坡的竹子。结巴的孩子和哑女坐在旁边,看着儿子的睡颜,火塘里的竹枝“噼啪”响,映得两人脸上都暖暖的。
这日子啊,就像竹安编的小竹篮,看着普普通通,却能装下馒头,装下酒香,装下一家人的盼头,拎着走在道上,沉甸甸的,实诚得让人心里熨帖,想一直这么拎着,走下去,走下去。
竹安十一岁这年,个头蹿得比竹棚的横梁还高半头,说话办事透着股小大人的模样。合作社新招了个比他还小的徒弟,叫小石头,是邻村的,爹娘走得早,怯生生的不爱说话。竹安见了,把自己攒的竹制小工具全塞给他:“别怕,编竹器不难,我教你,先从竹蜻蜓学起。”
开春时,县城要办非遗展,点名让合作社出个压轴的竹制展品。扎羊角辫的姑娘拍板做个竹满堂桥的全景模型,让竹安负责编桥上的铃铛和人物。他熬了三个晚上,用细竹丝编了几十个小铃铛,每个铃铛里都塞了截细铜丝,晃起来“叮铃”响,跟真的一样。
开展那天,模型摆在展厅最中间,射灯照着,竹桥的影子投在墙上,像幅活的画。有个戴眼镜的老先生围着模型转了三圈,摸着竹安编的小铃铛说:“这手艺有灵气,带着乡土气,比机器做的金贵。”竹安站在旁边,腰杆挺得笔直,比自己得奖还得意。
入夏下了场连阴雨,合作社的竹料堆有点返潮。竹安找了几块竹板,搭了个离地半尺的竹架,把竹料全挪上去,还编了个竹制的小风扇,插在旁边吹着。结巴的孩子看着直点头:“这……这办法好,比……比我当年强。”竹安嘿嘿笑:“书上说的,通风防潮,咱竹器也得讲究科学。”
小石头学编竹篮总编不圆,急得直掉眼泪。竹安拿过他手里的竹篾,手把手教:“你看,左手要稳住,右手慢慢绕,像给竹子挠痒痒似的,别跟它较劲。”教了三遍,小石头总算编出个像样的,举着给哑女看,眼里闪着光。哑女笑着往他兜里塞了块桂花糕,跟当年给竹安塞的一个味。
秋天收花生,合作社放了两天假。竹安带着小石头去地里帮忙,两人背着竹制的小筐,蹲在地里刨花生,指甲缝里全是泥。竹安边刨边给小石头讲:“花生埋在土里才结果,编竹器也一样,底子得扎牢,不然编啥都晃悠。”小石头似懂非懂,却把话记在心里,回家就把自己编歪的竹篮拆了重编。
学校组织作文比赛,竹安写了篇《竹棚里的日子》,把爹娘编竹器的样子、扎羊角辫奶奶算账的模样、小石头学手艺的憨态全写了进去,得了全县一等奖。他把奖状贴在竹棚的墙上,正好在结巴的孩子当年得的奖状旁边,一老一小,两张纸透着股热乎气。
年底合作社算工钱,竹安把自己的那份分了一半给小石头:“你比我辛苦,得多拿点,买双新布鞋,别总穿着露脚趾的。”小石头攥着钱直摆手,竹安硬塞给他:“拿着,咱竹满堂的人,不分你我。”哑女看在眼里,悄悄给两个孩子各做了件新棉袄,棉袄角上都绣着片小竹叶。
放寒假时,竹安带着小石头去镇上赶集,俩人背着竹制的背篓,里面装着合作社编的小玩具。有个摊主想压价,竹安梗着脖子说:“这是纯手工编的,编一个竹蚂蚱得俩钟头,您给这价,对不起手上的功夫。”摊主被他说愣了,最后按原价全买了,还多给了两块钱:“给俩娃买糖吃。”
过年贴春联,竹安踩着竹梯,小石头在下头递胶带,两人配合得比谁都默契。春联贴得端端正正,竹安从梯子上下来,拍着小石头的肩膀说:“明年你上,我给你扶梯子,保准比这还周正。”结巴的孩子蹲在旁边劈竹篾,听着这话,嘴角咧到了耳根。
除夕夜守岁,火塘里的竹根烧得正旺。竹安给大家讲他新学的竹器样式,说要编个能折叠的竹制小桌子,方便带出去野餐。小石头瞪着眼睛听,手里攥着竹安送他的小竹刀,像捧着宝贝。哑女往火塘里添了把竹枝,火苗“腾”地窜起来,映得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。
竹安趴在竹桌上写作业,作业本是竹浆做的,笔是竹制的,连台灯罩都是他自己编的。结巴的孩子凑过去看,他正在写新年愿望,字里行间全是竹:“愿竹满堂的竹子长得旺,愿小石头早点学会编竹席,愿爹娘的手少生点茧……”
窗外的竹满堂桥,铃铛在风里“叮铃”响,溪水结了层薄冰,底下却还在“哗哗”流,像在说悄悄话。
这日子啊,就像竹安编的竹架,看着简简单单,却把日子支棱得稳稳当当,架着竹香,架着笑声,架着一群人的盼头,一年比一年瓷实,一年比一年暖。
竹安十二岁这年,成了合作社的“小师傅”。小石头已经能编出像样的竹篮了,就是收尾总毛躁,竹安就拿着竹刀给他示范:“你看,最后这几篾得往里收,像给篮子系腰带,松了就散架。”小石头盯着他的手,眼睛都不眨,活像当年竹安看他爹劈篾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