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三国:开局逆袭,大小乔求嫁我! > 第157章 只说汉中非他坐镇不可。

第157章 只说汉中非他坐镇不可。(2 / 2)

诸葛亮眉头微蹙,却仍含笑道:

子龙,日前我已派蒋琬出使江东。

孙仲谋若想保全基业,定会与我等重修盟好。

此言并非戏语。

原本因荆州派系之争与关羽之死,刘备誓要夺回荆州。

如今刘备已逝,荆州派损失惨重。

两家的恩怨可随上一代人消逝而暂告段落。

虽彼此心存芥蒂,但并非要永世为敌。

唇齿相依,共抗强敌,方是生存之道。

曹魏本就势大,经此荆州一役,更可独战两家。

若孙刘不能捐弃前嫌,终将被曹魏各个击破。

故重修盟好,不仅是诸葛亮所愿,亦是孙权心中所想。

诸葛亮先遣蒋琬,正是为此铺路。

赵云闻言,不由得握紧双拳。

他何尝不想为刘备、关羽?

但此刻他明白,生存比复仇更为紧要。

忽然,赵云道:

丞相,末将有一计,愿请一试。

诸葛亮眉梢微动,笑问:

子龙有何妙计?

赵云正色道:

汉中若在曹魏之手,蜀地危如累卵。

末将欲趁曹魏尚未得知陛下登基之际,率精兵奇袭汉中!

诸葛亮略显讶异:

子龙向来稳重,未料今日竟有如此进取之策。

赵云答道:

丞相,曹魏势大,我军唯有出其不意。

“若不行非常之策,我军恐在后续战事中陷入危局。”

诸葛亮心中百感交集。

随刘备征战多年,赵云始终未能独当一面。

非是赵云才能不足,实乃刘备麾下难有良机。

镇守荆州重任,自当托付于最受信赖的关羽。

虽后世称赵云为“赵四将军”,终究不及关张二人得刘备倚重。

而今刘关张或殁或擒,赵云终成擎天之柱。

诸葛亮凝视赵云,含笑道:

“子龙,夏侯渊非泛泛之辈。”

“汉中曹军尚有数万之众。”

“欲袭汉中,恐非易事。”

本欲以此劝阻,却听赵云低声道:

“丞相,末将近日详勘汉中路径。”

“发现一条可绕过定军山直抵南郑的隐秘小道!”

“此道无曹军驻防,应未被人察觉。”

“若分兵潜行,可出奇制胜!”

“为策万全,还请丞相佯装北伐之势。”

“迫使夏侯渊集重兵于前线!”

诸葛亮眸光骤亮。

未料赵云竟有此发现!

确如所言,分批潜行此道,真可威胁南郑要地!

然须先诱夏侯渊主力前移。

南郑乃汉中命脉,粮秣军械囤积甚丰。

若夺此资,于贫瘠蜀军实为大利!

但若计泄,赵云恐陷绝境。

诸葛亮端详赵云,叹道:

“子龙,此事或可遣他将为之。”

“汝亲往,凶险非常。”

赵云未待言毕,朗声道:

“丞相何作此语?”

先主未竟之业,实乃末将毕生之憾!

此役非我莫属!

诸葛亮暗自摇头。

子龙本不必如此。

奈何益州确实无人可用。

唯有这位老将,方能担此险任。

自小道绕行定军山奇袭南郑,除子龙外无人能成。

望着那道远去的身影,诸葛亮再度潸然。

若先主尚在,该有多好。

南郑城中。

夏侯渊百无聊赖地批阅文书。

定军山一役后,他仍镇守汉中。

眼见北方风云变幻,孟德却始终不许他离开。

这令夏侯渊颇为烦闷。

近日来,且不说公孙渊与能臣抵之作乱。

单是侄孙舒儿大婚在即,就让他这个叔祖归心似箭。

可惜孟德依旧不允。

只说汉中非他坐镇不可。

夏侯渊只得继续担任征西将军兼汉中太守。

忽然。

两名亲卫匆匆入内,呈上曹舒亲笔书信。

将军,许昌舒公子来信。

话音未落,夏侯渊已急不可待地接过。

展信细读,顿时喜形于色。

哈哈哈!不愧是我家舒儿!

往后连老夫见了,也得尊称一声司空大人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