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> 第158章 《苦儿流浪记》泪水中绽放的生命微光

第158章 《苦儿流浪记》泪水中绽放的生命微光(1 / 2)

苦儿流浪记:泪水中绽放的生命微光

亲爱的看官们:今天我们要来分享《苦儿流浪记》,稳住你的情绪,不要哭得稀里哗啦的才好!

我们不妨对这本书的作者和书的背景多点墨水。

先看看作者埃克多·马洛(1830-1907),法国文学史上极具人文关怀的作家,出生于巴黎贵族家庭的他,却始终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。

为了创作《苦儿流浪记》,他深入法国北部矿区、乡村与贫民窟,亲身体验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。

在300米深的矿坑中,他与童工们共处数日,见证他们指甲缝渗血的劳作场景;

在寒冬的街头,他跟随流浪艺人乞讨卖艺,感受风雪中饥寒交迫的滋味。

这种沉浸式的创作态度,让小说充满了震撼人心的真实力量,光了解作者到这里你是不是感动了?

《苦儿流浪记》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,彼时法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浪潮中,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,是底层民众的血泪牺牲。

据史料记载,1878年法国童工数量已突破60万,他们中许多人未满十岁便被迫进入矿井、工厂,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,在恶劣环境中遭受着残酷剥削。

小说以主人公雷米的流浪生涯为主线,艺术化地再现了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,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,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,至今仍以其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打动着全球读者。

第一节

寒冷风雪中的第一滴泪

某个飘着冷雨的冬夜,我蜷缩在沙发上翻开《苦儿流浪记》,第一章那句“我是个捡来的孩子”如同一把锋利的冰锥,瞬间刺破了我内心的防线。哪一个当妈妈的能看得了这样的情节呢?

昏黄的灯光下,纸页间仿佛传来雷米稚嫩的声音,带着一丝胆怯与迷茫,诉说着自己被养父母收养的身世。

雷米的世界里,温暖总是短暂得如同流星。

养母巴伯兰太太的慈爱如同冬日里微弱的炉火,她会悄悄给雷米留一块温热的面包,会在他生病时轻轻抚摸他的额头,会在他被养父责骂后偷偷塞给他一颗水果糖。

可这份温暖终究抵不过养父的冷酷与现实的残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