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> 第135章 《原生家庭: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》解毒四步法(一)

第135章 《原生家庭: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》解毒四步法(一)(2 / 2)

最后,需要我们建立自己的情感支持系统。

情感断奶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与父母彻底断绝关系,而是要在情感上与父母保持距离,不再依赖父母的认可和关爱。

为了填补情感上的空缺,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情感支持系统,比如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等。

当我们有了自己的情感支持系统时,就不会再过度依赖父母,也能够更好地应对父母的情感勒索,实现情感上的独立。

3.直面父母

直面父母是解毒四步法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步,也是疗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
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,对父母充满了怨恨、委屈、恐惧等负面情绪,但由于害怕冲突,或是出于对父母的敬畏,这些情绪一直被压抑在心底。

这些未被释放的情绪,会像一颗定时炸弹,在亲密关系中不断引发问题。

而撰写未寄出的信,并预设父母的各种反应及应对策略,是直面父母、释放情绪的有效方式。

撰写未未寄出的信,不是为了指责父母,也不是为了寻求父母的道歉,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表达真实感受的机会,将压抑多年的情绪释放出来。

在写信的过程中,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写下自己的委屈、怨恨、恐惧,以及对父母的期待。

比如,我们可以写下:“小时候,你总是用贬低的话语对待我,我真的很受伤,我一直渴望得到你的认可,却从来没有得到过”;

“当你对我实施暴力时,我感到非常害怕,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”;

“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选择,不要再用情感勒索的方式控制我”。

这些真实的表达,能够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情绪,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。

在写信时,不必担心语言是否通顺,也不必在意逻辑是否严谨,重要的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。

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,回忆那些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,写下当时的感受和想法;

也可以直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不满和期待。

写信的过程,本身就是一种疗愈,它让我们有机会与过去的自己对话,接纳自己的情绪,不再被负面情绪所困扰。

写完信后,我们需要预设父母可能的反应,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。

父母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种:否认、愤怒、悔改。

第一种是否认。

很多父母会否认自己的行为给子女带来了伤害,他们可能会说:“我从来没有那样对你过”“我都是为了你好”。

面对父母的否认,我们不需要争辩,也不需要试图说服他们。

我们要明白,父母的否认是他们的防御机制,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,也无法面对自己的行为给子女带来的伤害。

此时,我们可以对自己说:“我的感受是真实的,无论父母是否承认,他们的行为确实给我带来了伤害,我不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感受”。

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感受,不被父母的否认所动摇。

第二种是愤怒。

当父母看到信中的内容时,可能会感到愤怒,他们会觉得子女忘恩负义,会用激烈的语言指责子女。

面对父母的愤怒,我们要保持冷静,不要被父母的情绪所激怒。

我们可以用非辩护性回应的方式,对父母说:“我写这封信只是想表达我的真实感受,没有别的意思”

“我知道你可能不认同我的说法,但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感受”。

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边界,不与父母发生正面冲突,同时也要让父母知道,我们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顺从他们。

第三种是悔改。

有些父母在看到信后,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会向子女道歉,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。

面对父母的悔改,我们要学会接纳他们的道歉,但不要急于原谅。

疗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我们需要时间来消化自己的情绪,也需要时间来重新建立与父母的关系。

我们可以对父母说:“谢谢你的道歉,我需要时间来慢慢接受”

“我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用一种更健康的方式相处”。

我们要保持理性,不要因为父母的道歉而轻易忘记过去的伤害,也不要因为父母的悔改而放弃自己的疗愈之路。

除了撰写未寄出的信,我们还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,与父母进行面对面的沟通。

但面对面沟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要明确自己的沟通目标,坚守自己的边界,不被父母的情绪所操控。

在沟通时,要使用“我”语句,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,而不是指责父母的行为。

比如,我们可以说:“当你用贬低的话语对待我时,我感到非常自卑”,而不是说:“你总是贬低我,让我很自卑”。

使用“我”语句能够减少父母的防御心理,让沟通更加顺畅。

直面父母的过程,可能会充满痛苦和挣扎,但这是疗愈的必经之路。

只有勇敢地面对父母,释放压抑多年的情绪,我们才能真正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,重新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情感模式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,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,不要急于求成。

无论父母的反应如何,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感受和需求,为自己的人生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