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任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,信任他有内在的成长动力,信任他哪怕走点弯路,也能慢慢找到方向。
这份信任,会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,让他有勇气去探索、去尝试、去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父母先成长,孩子才能跟着成长。
自驱型成长,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,而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修行。
我们总希望孩子有自驱力,却忘了:父母的状态,会直接影响孩子。
如果你自己都没有热爱的事情,每天得过且过,怎么能指望孩子有追求、有动力?
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就逃避,怎么能指望孩子有抗挫力?
如果你自己总被焦虑裹挟,怎么能指望孩子从容淡定?
所以,培养自驱型孩子的第一步,是做“自驱型父母”。
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,无论是工作、爱好,还是简单的生活;
遇到困难时,用积极的心态面对,让孩子看到“原来可以这样解决问题”;
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。
比如你喜欢读书,就每天固定时间阅读,孩子自然会受影响,也愿意拿起书;
你喜欢运动,就周末带孩子一起打球、跑步,让他感受到运动的快乐;
你工作中遇到难题,和孩子分享“妈妈今天遇到了一个困难,不过我想了个办法解决了”,让他知道“遇到困难不可怕,只要努力就能克服”。
父母的自驱力,会像一束光,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。
当我们自己活得充实、有动力,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中,学会自主、学会坚持、学会热爱生活。
当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刻,我们终于明白:
育儿的本质,不是“塑造”一个完美的孩子,而是“唤醒”他内心的自驱力。
不是我们推着孩子向前跑,而是我们为他扫清障碍、点亮灯塔,让他愿意自己向前走。
“不写作业母慈子孝,一写作业鸡飞狗跳”的困境,从来不是孩子的问题,而是我们用错了方式。
当我们放下控制的执念,把决定权还给孩子;
放下焦虑的心态,接纳他的不完美;
放下单一的标准,关注他的内心,孩子的自驱力自然会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
自驱型成长,不是一套复杂的技巧,而是一种简单的信任。
信任孩子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,信任爱与自由能滋养出最好的成长。
愿我们都能放下焦虑,静待花开,让孩子在自主、自信、自爱的氛围中,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拥有一生都用不完的内在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