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
黑色轿车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驶入大使馆院内,厚重的铁门迅速在身后关闭,将华盛顿特区深夜那令人不安的紧张氛围隔绝在外。
车辆尚未停稳,林少将和叶修便推门下车。
大使馆主楼内,灯火通明,与外面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。
驻鹰酱大使本人,这位平时气度雍容的老外交官,此刻竟亲自站在门厅内等候,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期待。
他没有多余的寒暄,看到两人进来,只是重重地点了下头,手一挥:“立刻到地下室简报室!”
三人快步穿过走廊,乘坐专用电梯下降至使馆的地下加固层。
经过一道需要密码和生物识别的厚重钢制防爆门,进入了一间没有任何窗户、墙壁布满吸音材料、电子设备闪烁着运行指示灯的秘密简报室。
这里能有效抵御任何形式的窃听和电子侦察。
“门已锁死,反监听设备全功率运行。”林少将确认了环境安全。
大使立刻看向叶修,语气急迫但压低了声音:“叶修同志,国内一直在等!快,把你看到、听到、感受到的一切,原原本本,毫无遗漏地汇报!尤其是……”
他顿了顿,目光极其锐利,“……关于那个‘手提包’的状态,以及你对其决策层心理状态的判断!”
接下来的三十分钟,叶修成为了绝对的主角。
他站在简报室中央,语速平稳但清晰有力,逻辑极其缜密地回顾了从佛罗里达惊变、登上空军一号、目睹核足球、旁听总统讲话、接收情报简报、与总统短暂交谈……这一系列如同梦幻却又无比真实的经历。
他没有加入过多个人情感色彩,而是力求客观描述每一个细节、每一句听到的关键对话、每一个观察到的微妙表情和身体语言。
他重点分析了霍华德总统及其团队从震惊、愤怒到决心报复的情绪转变过程,以及这种情绪与情报失误交织后可能产生的
“过度反应”风险。他复述了自己对总统的建议以及对方的反应。
大使和林少将凝神静听,中间几乎没有打断叶修的汇报,为他们,也为万里之外的决策者,拼凑出了一幅远比公开报道和普通外交渠道所能获得的、更加真实、深刻、甚至令人心悸的鹰酱最高决策核心在当天的全景图。
当叶修最后说到“我已返回使馆,汇报完毕”时,简报室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、沉重的寂静。只有服务器机柜低沉的嗡嗡声在回响。
大使深吸一口气,缓缓说道:“叶修同志,你立了大功!你带回来的这些信息,是无价的!它们完全印证并极大深化了国内的一些研判,也提出了新的、极其严峻的挑战。我们必须……”
他的话被一阵急促的、来自加密专线的蜂鸣声打断。林少将立刻拿起听筒:“我是林……是!明白!坚决执行!”
他放下电话,脸色是前所未有的严肃,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,看向大使和叶修。
“国内紧急指令!”林少将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。
“命令:叶修同志,于当地时间12日清晨,搭乘国航公司恢复通航后第一班飞往首都的航班,立即回国!国内需要你进行面对面的、最为详尽的汇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