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清晨,叶修径直走进电子对抗连。王磊正蜷在指挥车底盘下检修线路,迷彩服后背被液压油浸透。
“为什么不申请转四级?”叶修蹲在车边,一边递过扳手,一边疑惑地问道。
王磊苦笑着,无奈地亮出考核表,上面赫然写着“全优”二字。
然而,他却叹了口气,接着说道:“虽然考核成绩是全优,但集团军说我们连超编了。”他的目光落在车内的“战场电磁频谱分析仪”上,继续解释道:“这宝贝全团就我会校准,可制度规定……”
话还没说完,叶修突然站起身来,打断了王磊的话,语气坚定地说:“跟我来!”
两人来到技术评估室内,王磊在叶修的注视下,迅速开始操作。
只见他熟练地摆弄着各种仪器,仅仅用时3分17秒,就成功锁定了模拟干扰源,而新兵们平均耗时22分钟才能完成同样的任务。
不仅如此,王磊手工绘制的频谱分析图与仪器误差小于0.3%,这一成绩甚至超越了厂家的标准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,王磊还独创了一种“跳频序列记忆法”,成功缩短了系统重启时间40%。
叶修看着这一切,不禁感叹道:“知道培养这样的尖子要多久吗?”他转头问一旁的作训参谋,“光熟悉这堆设备就要两年!”说罢,他猛地一把拉开窗帘,楼下停着的刚列装的武直-10赫然出现在眼前。
叶修的声音越发激动起来:“等新装备到了,难道让厂家重新培训新手?”
在党委会上,叶修缓缓地摊开手中的《技术士官职业发展白皮书》,并将其投影到会议室的大屏幕上。
这份白皮书详细地展示了传统的技术士官职业发展路径,即通过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积累,参加晋升考核,争取编制名额,最终决定是留任还是退役。
然而,叶修紧接着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双轨制职业发展模式。
在这个模式中,技术士官(A)有两条不同的晋升路径可供选择:一是进入管理序列,担任班长或分队长(b);
二是进入专家序列,成为技师或教官(c)。
从专家序列(c)开始,技术士官还有更多的发展机会。他们可以通过军地双认证(d),获得军队职称,如初级、中级或高级技师,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地方职称,如国家职业资格1-3级(F)。
高副团长看着大屏幕上的内容,不禁皱起了眉头,质疑道:“地方职称?这不是让我们的士官去打工吗?”
叶修微微一笑,解释道:“恰恰相反,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技术士官的专业优势。”
他随即调出了一组民航维修基地的数据,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说道:“大家看,这位国航的机务总监,他就有着军械师的背景,现在享受着副高待遇。”
叶修的目光落在了王磊的名字上,接着说:“像这样的专家,地方企业早就开出了年薪十万的高价来挖人了!”
随后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研究和辩论,基本是叶修一个人在和团党委小组再做介绍和答疑。
会议室内记录员手中的笔记简直是挥出了残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