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隋唐: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> 第245章 兵源困境,公主的忧愁

第245章 兵源困境,公主的忧愁(1 / 2)

山谷的风,带着血的腥甜,吹过李秀宁的耳畔,让她那张沾满灰尘的脸颊感到一丝冰凉。

杨辰的话,像一根看不见的针,精准地刺进了她所有的骄傲里。

“你,拿什么来换?”

这句话不重,却比千百句嘲讽更能让她难堪。

她是谁?她是李渊的女儿,是大唐的平阳昭公主,是这支娘子军独一无二的主帅。她习惯了发号施令,习惯了给予,何曾被人用这种商人的口吻,赤裸裸地质问她交易的筹码?

她的第一反应是愤怒。

凤目圆睁,握着剑柄的手收得更紧,几乎要将自己的指骨捏碎。她想呵斥,想拔剑,想告诉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“商人”,皇家的尊严不容交易。

可那股涌到喉口的怒气,在触及到现实的冰冷时,又被她硬生生地咽了回去。

她的目光,不由自主地扫过自己身后的营寨。

那不是一座军营,那更像一个巨大的伤兵收容所。

寨墙的缺口处,她的亲卫们虽然依旧持刀而立,但个个带伤,盔甲残破,许多人的脸色苍白如纸,全靠一股意志在支撑。

更远些的地方,临时搭建的棚子下,躺满了呻吟的伤员。所谓的军医,不过是几个略懂草药的伙夫,他们能做的,只是用盐水简单清洗伤口,再用撕成布条的旧衣衫草草包扎。金疮药?那是只有校尉级别以上的军官才能用上的奢侈品。

一个断了腿的年轻士兵,正死死咬着一截木棍,任由同伴用烧红的短刀处理他溃烂的伤口,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,他却连一声都不敢吭,怕影响了其他人的士气。

角落里,负责伙食的赵寡妇正领着几个女兵,守着一口大锅。锅里煮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,那已经是她们最后的存粮。粥里飘着几根不知名的野菜,那是为了让粥看起来不那么寡淡。

兵源?她带来的三百亲卫,此战过后,还能站着的不足一半。剩下的大多是附近收拢的流民,有的是猎户,有是农夫,甚至还有半大的孩子。他们有保卫家园的血勇,却没有经过真正的训练。面对刚才那种规模的匪攻,他们能做的,只是用命去填。

兵器、粮草、药品、兵源……

每一件,都像一座大山,压在李秀宁的心头,让她喘不过气。

她的愤怒,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,显得如此苍白无力。

杨辰没有催促她,他只是好整以暇地站在那里,目光平静地看着她脸上的神情变幻。他像一个极有耐心的猎人,已经布下了陷阱,只等着猎物自己走进去。

“你想要什么?”

终于,李秀宁开口了。她的声音沙哑,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疲惫与妥协。

“黄金?地盘?”她盯着杨辰,“还是说,你看上了我这支残兵败将?”

她的话里带着刺,试图挽回一点尊严。

杨辰却笑了。

他摇了摇头,缓步走向营寨里那口正在煮粥的大锅。他身后的罗成和定国军精锐没有跟进来,只是守在寨门处,那股无形的压力,让整个娘子军营地都感到一种窒息般的安静。

杨辰走到锅边,赵寡妇和几个女兵紧张地握住了手边的木棍和菜刀,警惕地看着他。

他没有在意,只是从锅里舀起一勺稀粥,放在鼻尖闻了闻,然后又放了回去。

“公主殿下,”他转过身,看着李秀宁,“你觉得,我像是缺黄金的人吗?”

他指了指外面那些跪地投降的匪徒,又指了指山坡上他那支装备精良的队伍。

“至于地盘,若我想要,这山西地界,恐怕早就改姓杨了。”

他的话很狂,却又让人无法反驳。以他展现出的实力,这番话并非虚言。

李秀宁的脸色更难看了。她最不愿承认的事实,被对方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。

“那你到底想要什么?”她追问。

杨辰的目光重新落回她的身上,这一次,他的眼神变得深邃,不再是商人的审视,而是一种带着探究的欣赏。

“我听说,唐公有一女,智勇双全,于关中起兵,连克数县,麾下‘娘子军’威震一方。她不靠父兄,凭一己之力,为李唐打下了半壁江山。”

杨辰的声音不疾不徐,仿佛在讲述一个传奇故事。

“我还听说,这位公主殿下,心怀天下,志在安民。即便被父兄猜忌,夺去兵权,流落于此,依旧不改初心,聚拢流民,剿匪安境。”

李秀宁的心猛地一颤。

这些话,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她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角落。她的战功,她的抱负,她的委屈……从未有人,当着她的面,如此清晰地将它们一一道来。

尤其是那个男人,在说到“不改初心”四个字时,眼神里流露出的一抹赞许,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触动。

“我想要的,很简单。”杨辰看着她震动的神情,嘴角的弧度恰到好处。

“我缺一个盟友。一个能镇守北方,为我挡住突厥铁蹄的盟友。一个能与我并肩作战,共同逐鹿天下的盟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