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脉道宗初立,山谷中那方新辟的道场便成了最热闹的所在。
每日清晨,天光未亮,以紫灵为首的五六名新弟子便会准时聚集于此,依照所传的《青木初引篇》打坐炼气,引纳山谷中日益浓郁的生机木灵。
道一并未立刻传授更多法门,而是连续数日静坐于道场一隅,目光如炬,细细观察着每一名弟子的修炼状况。
他看得分明,这些少年虽心性纯良,修炼刻苦,但资质悟性终究有限。《青木初引篇》虽已是《九寰地元功》基础部分的极大简化,对这些从未接触过高深道法的本土少年而言,依旧有些晦涩艰难。
行气路线虽已优化,但如何更精准地捕捉、分辨那狂暴灵气中相对温和的木灵之气?如何更高效地炼化,减少无谓损耗?如何避免因功法运转不纯而导致的细微经脉暗伤?这些问题,并非单靠苦修便能解决。
尤其是其中两名土属性灵根为主的弟子,修炼这木系法诀更是事倍功半,进度明显滞后。
“师尊,”紫灵收功后,来到道一身前,神色间带着一丝忧虑,“石山与土垚两位师弟,进展缓慢,您看…”
道一目光扫过那两名面色有些羞愧的少年,微微颔首:“根性有别,强修一法,自是艰难。”
他早已看出症结所在。《九寰地元功》的根本在于五行轮转,海纳百川,其基础部分虽侧重木行生机以作引子,却也需兼顾其他属性灵根的弟子。
直接传授全篇,对这些弟子而言过于凶险复杂,但若固守单一属性的简化法门,又未免落了下乘,限制了弟子未来的可能性。
“看来,需得再费些功夫了。”道一心中已有定计。
是夜,静室之内灯火长明。道一并未修炼,而是取出一枚空白玉简置于身前,双眸微闭,心神彻底沉入推演之中。
识海之内,《混沌地元诀》的总纲与《九寰地元功》的框架熠熠生辉,无数关于此界灵气特性、地脉运行、五行生克的感悟如同繁星般流转碰撞。
他此番目的,并非继续推演高深境界,而是要将《九寰地元功》那浩如烟海的精义,拆解、简化、重塑,创出一套更适合灵界本土修士入门、更能安全引动地脉之气、且能为未来转修全篇打下坚实根基的前置法门。
“土载万物,木主生发。土灵根者,当以‘厚德载物’为基,先感大地沉凝之气,固本培元,再徐徐图之,引生机入体…”
“金性锐利,却亦可为引…水润下,火炎上…皆可因地制宜,寻其与地脉共鸣之机…”
他双手十指如飞,时而凌空虚划,勾勒出玄奥的行气路线;时而掐诀演算,调整着灵力运转的细微频率。周身五行元力随之自行流转,模拟着各种可能的变化,验证着推演的可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