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,两日……他仿佛入定老僧,不言不动,只是静静地“倾听”。在外人看来,这简直是浪费时间。但霍天渊却在那漫长的静默中,捕捉到了“陨核玄金”内部那混乱而骄傲的“心声”——它源自天外,历经星海漂泊与大气灼烧,内蕴着毁灭与新生的力量,它渴望被重视,渴望被理解,而非被蛮力征服。
第七日,霍天渊睁开眼,眸中一片清明。他没有选择用寒冰灵液去强行冷却其狂暴,也没有用厚重的土属性材料去压制,而是取出了一些同样蕴含星辰之力的“星辰砂”粉末,以及一小瓶采集自黎明前、蕴含着微弱生机与纯净之意的“晨曦露水”。
他开始以灵力引导“星辰砂”,如同描绘星图般,缓缓点缀在玄金表面,口中低吟着一段模仿星辰运转韵律的古老歌谣。那“陨核玄金”表面的狂暴星芒,在感受到同源的星辰之力与那充满理解意味的韵律后,竟奇迹般地稍稍平复了一些。接着,他以“晨曦露水”为媒介,极其轻柔地清洗、滋润着玄金,仿佛在安抚一个疲惫而警惕的灵魂。
整个预处理过程,充满了仪式感,与其说是炼器准备,不如说是一场与材料的深度对话。
当正式开始熔炼与锻造时,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。那块以往需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勉强驯服的“陨核玄金”,此刻在霍天渊手中,竟显得异常“温顺”!它均匀地吸收着地火的热量,内部能量流转顺畅,没有丝毫抗拒的迹象。霍天渊的每一次锻打,都仿佛敲击在它最“舒适”的节点上,材料内部的结构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变得致密、和谐。甚至连刻绘符文时,灵力流经其内部也毫无滞涩,仿佛材料本身在主动配合,引导着能量勾勒出最完美的轨迹。
炼制过程顺利得令人难以置信!最终成型的飞剑,通体暗黑,剑身却仿佛内蕴一片缩小的星空,点点星芒流转不息,锋锐中带着一种浩瀚深邃的意境,其品质远超委托者的预期!
那位剑修师兄在拿到飞剑时,激动得难以自已,连声赞叹霍天渊技艺通神。而全程观摩了部分过程的铁师傅,则是久久无言,看着霍天渊,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——有震惊,有不解,但更多的,是一种面对未知领域的敬畏。
类似的情况开始不断上演。经霍天渊“沟通”后处理的材料,无论品阶高低,在后续的炼制过程中,都展现出极高的“亲和力”与“配合度”。炼制过程流畅,失败率骤降,而成品的品质与灵性,往往都有显着的提升。
渐渐地,质疑的声音小了,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好奇与一丝尝试。虽然绝大多数人依旧无法理解何为“材料的语言”,但他们亲眼看到了结果。有弟子开始模仿霍天渊,在炼器前静静地“感受”材料;有人开始研究不同环境下材料的“状态”对炼制的影响。
霍天渊没有藏私,他在《炼器跑偏大全》的增订版中,加入了新的章节——《万物有灵:浅谈材料预处理中的“共情”与“引导”》。他并未给出具体的方法论(因为这本就是一种近乎直觉的感悟),而是分享了自己的心得:放下掌控之心,以平等、尊重、理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份材料,感受它们在能量层面的细微脉动,尝试与之共鸣。
他成了器鼎峰最特殊的导师——不讲授具体的符文刻画,不演示复杂的阵法布置,而是引导弟子们去“听”,去“感”,去与手中的材料建立一种超越主客体关系的、玄妙的联系。
他的炼器室,如今更像是一个静谧的道场。他时常抚摸着那些看似冰冷的金属、玉石、木材,如同与老友交谈。旁人眼中,他或许依然像个对着石头说话的疯子,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在那无声的交流中,他触摸到了炼器之道更为本源、也更为动人的层面——那不仅是力量的赋予,更是生命的对话,是自身道心与万物之灵的和谐共鸣。
这一次,他的“跑偏”,指向了心性与万物的连接。而这条路径的尽头,或许通往的,是炼器师所能企及的、与道合真的至高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