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看得热血沸腾,“复发”的病症也全部消痛了,猛然站起身来,激动赞叹:
“大唐神将,威哉!”
“此子才配得上我盛唐护道者之称!”
为国战死的忠勇遗子,出身良好。
军法严明,用兵精神,能把握倏忽一逝的战机,将出又大胆从容,为人谦逊不居功桀骜.......
但看王忠嗣的各个方面,每一处都恰好长在了贞观天子的审美上,太符合他的胃口了,嘶......哈.......
朕也好想要啊!
二凤不得不承认,这个李隆基怎么就这般好命,他是真酸了。
甘露殿里的群臣也是跟着李二的话后赞不绝口,他们现在的心思很单纯,只要天幕别再让人看脑溢血的安史之乱,看啥都行!
尤其是这种大唐后辈的闪耀时刻,这种爽剧多放一些,才最好。
开元时空的李隆基听着那边祖宗们的夸耀,脸上也倍感觉有光。
“来人,笔墨伺候!”李世民忽然道。
随后令人在桌案上铺上纸张,执笔于前,屏气凝神,大手一挥,洋洋洒洒。
待李世民写完,长舒一口气,将笔一搁,眼中满是赞赏。
只觉心中好似随着这首诗散尽了一口郁气。
开元时空的李隆基看着光幕那头李世民在题字,心中更是得意,这不仅是对王忠嗣的赞誉,也是对他治下大唐的认可。
朕这种开元圣天子,怎么可能是那昏君唐玄宗!
孙思邈坐在最前,探头看去,看字迹龙飞凤舞,不由得称赞:
“妙绝,好字!”
这话弄得甘露殿的众人也心尖痒痒的,想要去看看,不待众人有所反应。
“天幕仙人,朕能否将这字送到王将军?”
话落,李世民眨了眨眼盯着天幕,众人也跟着紧张起来,等待回应。
一忽儿间,天幕上传出了一声古老又苍莽的低吟声:“允。”
摆在李世民桌案前的那幅字帖,在声音回荡中,被一团白色的光点逐渐吞噬消失。
等到众人再回过神时,那幅字帖已经出现在了开元时空中李隆基的身前。
李隆基愕然,小心翼翼的拿起二凤的题诗,喃喃读道:
“古来河陇多神将,今朝又见忠嗣强。郁标单骑破万敌,扬威中国震四方。”
字迹未干,墨香四溢,仿佛人就在他身前刚写完一样。
开元天子怔怔失神,心道天幕果真仙人也。
......
「且看此时的王忠嗣,唐皇的义子,不世出的名将,近三十万大军的节帅,又有玄宗极高的信任、太子的亲近、诸皇子的好意,回报朝堂无人能比且盛大至极的战功。」
「彼时彼刻,谁不道一句,汉皇与冠军,我家李唐也如然?」
大唐时空:???
这语气,怎么越听越怪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