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 开元盛唐(2 / 2)

经由隋的再次统一,终于在唐成熟绽放!

清澈闪烁的穹庐之下,唐帝国正在诗意的运行。

「盛唐,如同一场永远留在历史当中的文明盛宴。」

在它的身后,将是诸夏的又一个千年,人间烟火,山河远阔......

天幕视频伴随着《霓裳羽衣》的结束,缓缓定格在了紫微宫天堂前万国来朝的画面上。

各朝的观众们从长安城看到洛阳城,从大运河看到丝绸之路,从大明宫到紫微宫,一路看下来眼花缭乱,哈喇子从未断过。

“这是长安城?!”

“盛唐的长安要比各时期的长安都繁华啊!”

“不止长安,唐朝的洛阳也绝对是各朝最繁华的!”

“愿为武陵轻薄儿,生在贞观开元时,斗鸡走犬过一生,天地安危两不知!”

“我也想生在盛唐,最好死在天宝之前,那就更好了!”

“兄台,来一碗不?”

“什么?”

“白日梦酿西北风,地道好酒!”

“???”

诸夏有繁华一统或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,也有纷争不休的乱世。

无数生活在贫困岁月里,在生死线上挣扎的黎民百姓连眼泪都无法再流,怔怔的看着天幕里的盛唐气象,黯然失神。

为什么我生活在这样水深火热的吃人世道!

苍天何其不公!

若有来世,愿为大唐人啊!

汉皇们眼睛一直瞪得很大,他们不是没有见过自家的长安城和雒阳城。

繁华吧,也说得上。

但和天幕里的唐之东西两京相比,难免会让人感觉大汉是乡巴佬。

“他们是不是用了那什么动画渲染了?”

“假的吧?”

......

贞观年间

就连甘露殿里的贞观群臣也一时间看得目眩神移,痴迷许久。

这群建立了大唐的人们,也很难相信大唐能发展到这样的地步。

李世民怔怔道:“朕到底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啊!”

这给我送哪来了?

这还是大唐吗?

待到后来天幕又讲到大唐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时,君臣皆起立。

魏征这老汉,胡子止不住的颤抖,这是他自天幕出现以来,第一次有这样畅意的笑容。

万国拜上国,天下黎民富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道无豺狼......

不止是魏征,对于每一个信奉儒家王道之说的士大夫而言,这样的开元盛世就是最理想的治世了。

“小邑能藏万家粮,稻米流脂粟米白......啧啧啧,要是天下尽皆如此,我大唐何事不能做?”

杜如晦的关注点和其他人并不一样。

没办法,他管的就是这个方面。

陛下和诸位同僚们属于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,主管民部的杜如晦就和他们不一样。

粮草辎重转运,督农事农业,监赋税财政......

老杜都怀疑自己英年早逝,是天天算账算的了,把心力给耗尽了。

就杜如晦这工作强度和尽心程度,还时常要和皇帝哭穷,烦恼粮食怎么就不够用呢!

见到开元仓储的富足,老杜直接眼红了:

“都是大唐人,一家人啊!能不能支援贞观点?”

群臣个个都沉浸在了天幕里的盛唐气象,每个人都在嗟乎叹然。

还得是好基友房玄龄,这会他就注意到了老杜的眼馋,上前宽慰道:

“克明,莫急!”

“天幕讲述的视频里包罗万象,说不定就讲到了怎么给粮食增产呢?”

杜如晦听到这里,眼睛都亮了,忍不住顺着老房的话去神往心驰:

若是真能让现在的大唐不缺粮食,我杜如晦就算英年早逝又如何?

开元时期

大明宫中的李隆基毫无疑问是自豪的,是得意的。

他的曾爷爷是“天可汗”,他也是“怀仁可汗”!

太宗皇帝有贞观之治,他作为后辈自然不能丢脸,也就随手弄了个开元治世来。

李世民毫无疑问是每一个大唐人的榜样,就连李隆基也不能例外。

他这会更是清楚祖宗肯定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唐盛世,想到这里,忍不住得意道:

“太宗爷,孙子这治世如何啊?”

“没给您丢脸吧?”

【“毫无疑问,唐明皇李隆基当的是千古半帝!”】

大秦

正在沉默和发怔的嬴政看到飘过去的字迹,人更懵了。

咸阳宫里,在天幕播放盛唐气象的视频时,陷入了诡异的沉默里。

皇帝本人都呆愣了许久,忍不住道心破碎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方向。

群臣默然束手,皇帝无奈叹然。

然后那串字迹就这么水灵灵的飘了过去,一下子吸引了君臣众人的注意力。

什么奇怪的东西过去了!

秦始皇:“???千古半帝???”

“半......帝?”

。!__!。-?

这是个什么称号,千古一帝的称号也能对半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