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抱有期待的长子就在台下,最爱的发妻就在身边。
最忠心和最具能力的那批才干之臣也还活着。
这样的大唐充满了万籁生机,而李世民的心却千疮百孔。
......
【“李承乾应该拿着青雀稚奴的人头,然后举着长孙皇后的灵位,穿着李渊赐给他的皇太孙的冕服,嘴里大喊我不做第二个大伯,然后撞死在大殿柱子上。”
“当日的李承乾撞死在柱子上,李家老二就集齐《囚父》《弑兄》《淫嫂》《杀子》四大成就!直接大满贯。”
追评:“不是弟妹吗?”
追评1:“这不是读着顺嘴嘛!”】
【“不能怪李承乾。
因为李承乾翻遍了史书,发现自秦始皇建立封建王朝制度后,历朝历代正常顺位登基的太子,居然只有晋惠帝司马衷一人!
甚至更让李承乾后怕的是,他的前任太子李建成、前前任大隋朝太子杨勇,没有一个善终或者登基!
你说他眼见亲爹复制了那些帝王晚年的操作,宠爱其余儿子,而愈发严苛要求自己到挑刺的程度,群臣也恭维诸王而不是太子,他能不慌吗?”
“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,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。
李承乾和宦官玩乐,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,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。
说白了!太子诸师没一个好东西,全把李承乾当成了刷名望的工具,一个个都想学魏征出名。
太子乳母不止一次劝孔颖达,说孩子大了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去训斥。
孔颖达这个畜生直接说:有死而已。
什么意思呢?
他说自己的行为是光明的正义的,是谏臣铮事,太子不能听话就是昏君。
张志素也不遑多让,无时无刻不谏,仿佛太子必须言听计从于他一样。
而这个时候,魏王李泰练书法、练丹青,玩乐之余修了一部书送给老爹,被李世民大加赞赏,连连夸赞。
《旧唐书·李泰传》:太宗后尝持泰所上表谓近臣曰:“泰文辞美丽,岂非才士。我中心念泰,卿等所知。但社稷之计,断割恩宠,责其居外者,亦是两全也。”
这样的错觉让李泰认为自己有机会取代李承乾。
晋王李治也在学着魏王去刻意讨老爹欢心。
然而,可怜的太子此时修个房子都要被骂,灰心之余看了宫女跳舞也要被骂,你说他能怎么办?”
追评:“这么看来,皇后死后,李世民还不如奶娘对孩子更关心。”
追评1:“最偏爱的越有恃无恐。”】
......
【“最后,李世民得偿所愿,长子死在了流放的路上,魏王抑郁早逝,晋王登基却身体柔弱,朝政委于妇人之手。
他一手导演的家破人亡的好剧!”】
【“当太子因足疾而跛脚的时候,这个大唐皇帝估计就在想换太子了。”】
【“李世民不理解为何太子要造反!
就好像李承乾无法理解明明自己做的很好的情况下,父皇为何要忽视他的感受,去偏爱魏王和晋王!”】
【“我默默的插一句话哈,我觉得最道心破碎的应该是李纲,老头子一辈子为人刚正,倾心培养了两个太子都没登基.......”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