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前文最后的争议内容进行了修改。)
(关于高阳公主一案争议很大,私通罪名作者之前看的一直是新唐书观点,没有注意其中疑云,将太主观的内容写在了原文里,目前已修。)
(长孙皇后去世时间记错了,这个也修了。)
(此外,最近几章网友评论内容写得有点多,影响了观感。)
......
......
小褚同志多次被天幕点名,李世民心里也惦记久了。
能在高宗废发妻立小娘的时候,挺身而出,据理力争,起码这个人的品质是有的。
能被后来的唐太宗立为辅政大臣,说明能力也绝对胜任宰执了。
“褚遂良现在任职于何处?”
杜如晦和老房对视了一眼,摇了摇头。
“老臣知道此人。”
虞世南向着皇帝拱了拱手,朗朗道:“褚遂良之父陛下一定知晓,当年太上皇准陛下开府建牙时候,您设立了文学馆十八学士,也就是现在的弘文馆十八学士。”
大唐皇帝点了点头,弘文馆他现在不常去,可里面的十八学士都是追随自己很久的功臣。
远的不说,杜如晦、房玄龄也在其中。
不过,弘文馆大学士是虞世南,虽然小老头平时不怎么打卡上班,但身为部门老大最起码还是了解手下员工的。
“十八学士中有一善做文章的叫褚亮,其子便叫褚遂良。”
“此子从武德年间就随父亲在文学馆做事,于书法一道颇有章法,想来现在就在弘文馆正做着事。”
元从二代子弟,也算是知根知底。
二凤微微颔首,平淡道:“现在可有官职在身?”
虞世南摇头,思忖了一番,还是实话实说。
“老臣与欧阳公并不常在弘文馆,所以其中工作日常多有褚遂良主持,馆中学士们常称为小馆主。”
房玄龄懂了,这俩老头招了个免费的劳务派遣。
自己撂桃子给小年轻干活呗?
行嘛,活是人家干的,功劳是自己的。
嗯......也不能那么说,我现在貌似还是弘文馆第一学士......
李世民听到这失笑了,好你个虞世南,好个欧阳询。
朕以为你俩清高的小老头天天在弘文馆里研究学问呢!
“克明,你来安排一下,让褚遂良来当朕的起居郎!”
杜如晦应喏。
贞观初年,并不怎么显山露水的李世积这会畏手畏脚的,神情惶恐。
未来太宗皇帝看重他,让他当上了辅政大臣,他居然在高宗皇帝犯错的时候,没有去劝。
要是只有一个人去劝了,或者都没人去劝还好说。
最尴尬的偏偏是就他一个人耍了滑头躲了过去。
“陛下,臣愧对您的嘱托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