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千百年来,唯有盛唐可称巅峰!”
“治世尽头谁为峰?一见世民终成空。”
“刚才飘过去了什么奇怪的东西?不管了!帝之巅,傲世间,有我二凤便有天!”
......
各时空的皇帝们看到这里直呼闹麻了,你李世民不就被誉为“天可汗”,治世强了点搞了一个“贞观之治”吗?
这大话说的,害不害臊!?
武帝年间
刘彻的眼神中好似塞满了柠檬,直勾勾的注视着天幕上飘过的歌颂大唐的话语和“李世民语录”。
虽然那些话显得有些中二,可是后世人对贞观上将的爱戴却做不了假。
“这话是李世民说的?”刘彻嚷嚷着:
“朕是他的祖宗,朕先说了就是朕的了!”
唐朝之前的古人们看到这里,仍然是心存怀疑,他们难以相信让后世人这般赞美的皇帝真实存在吗?
确定不是滤镜加的太多?
尤其是自己本身就生活在封建王朝时期的人们,更是对此保持质疑。
王朝盛世,自古以来就是帝王的个人传记罢了。
李世民的身份是皇帝,怎么可能不剥削天下人?
贞观之治,再好也不过是安康治世罢了,李世民本人作为皇帝,岂能没有上位者的通病?
就在许多古人、政客们痴迷于贞观之治,又怀疑后人对李世民的赞誉是不是太浓厚时,赵飞点开了评论区。
【“李世民真的是七世纪的版本答案,六边形战士,一个没有短板的男人。”
“现在有些话说,李世民把唐朝带到了一个本不属于它的高度,虽然网络上的历史梗,十个里面九个开玩,但这句话我认为是问题不大的。”
“怎么说?”
“诚然,古人对李世民也有很多美化,包括神书《贞观政要》就属于过于溢美,里面就差点把李世民塑造成完美无缺的圣君了。
但是,就算去掉了后来人对李世民的滤镜,也不过是天仙姐姐的脸上长了几个痘痘而已,并不会影响她的整体颜值。”
“反正现在对李世民的批评无非就三点。
第一点玄武门之变,开启了唐朝宫廷政变的不良风气,这个就是典型的光看后面不看前面。
在李世民之前,尤其是两晋南北朝时期,皇帝夺嫡,弑父杀兄简直屡见不鲜。
不说太远的,就隋朝还发生了兄弟争储位头破血流的事儿呢!
你能说这个风气是李世民开的?他不管怎么看,都是这个风气里的受害者好吧?”】
贞观年间
“不管怎么说,这个风气还是要遏制的。”李世民思忖了下,沉吟道:
“既然朕要和诸位开创一个崭新的大唐,就不能只有制度的崭新,也要各方面都崭新!”
李世民紧握住长孙皇后紧张的手,示意安抚后朝着群臣笑道:
“去把承乾喊来!”
“朕要当场教育他,这个风气绝不能传之后来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