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奈何一个少年英雄辛弃疾,最后却因词而留名后世,当真让人唏嘘不已。”
甘露殿中众人一时叹息。
李世民看得心底难受,像压了一块石头一般缓不过气。
看少年辛弃疾的成长轨迹,谁不会以为这是又一个霍去病呢?
结局却是如此草草。
大唐的天策府老臣们,沉默的看完了辛弃疾的一生,心中唏嘘更是不断。
他们也为自己感到庆幸,遇到的皇帝是李世民而不是宋皇。
当年隋末天下大乱,各路群雄四起逐鹿中原,每个有志之士都在为自己找明公,期待建立大业,留名青史。
对于群雄而言,只管能不能得天下就行了。
他们为臣的考虑的就要多了,为谁效力就是头等大事。
现在思来,何其有幸遇见李二郎?
房玄龄当初是自己主动投奔的李世民,所以此时他最为自得。
杜如晦是隋朝官吏,被李二征召后一直融洽不错,所以心境也很轻松。
像是褚遂良、魏征、秦叔宝等人,看完辛弃疾的人生后心情就是庆幸了:
幸好老子跑路快,遇到的新明公是个千古一帝。
殿中众人一时心境不一,每个人的感叹都不一样,慨叹辛弃疾境遇最唏嘘当属秦琼!
殿中也没几个人从事了四个主公后,再投靠的李世民,而且还被重用了。
不过,心境比房杜还要轻松的必须是长孙无忌。
别人还有的选,他完全没得选。
幸运的是,他没得选的选择恰恰是在最正确的!
“可叹辛弃疾,明明有补天裂之志,也有破阵杀贼之胆。”房玄龄摇了摇头,啧啧两声叹道:
“却只能空手负青春........”
“提笔非本意,赋愁难说愁!这就是辛弃疾的一生啊!”杜如晦道。
这样的人生,更是无奈多一点。
默默在殿中做事的褚遂良开口道:“观辛弃疾之词,从壮年到暮年,岁月再变而心未老变。”
“读起来倒也是豪情万丈!”
其余人谈到辛弃疾的文学能力后,也开始议论起来,天幕上出现的一首首辛词哪个更有劲道!
看着堂中文武的慨叹与议论,李世民幽幽出声:
“不是,完颜构何德何能活了八十多岁呢?”
李二酸了。
......
“窥词窥一人!足可见其人全貌!”
赵匡胤心思大动。
观看天幕上辛弃疾的一生,他好像再观了一次宗泽之憾、岳飞之意难平。
不过区区百年,大宋居然上演三次这种事情!
一生困顿的辛弃疾,明明有能力去做大事,却郁郁不得志了一辈子。
赤心献君王,平生憾白首。
赵大从画面上感到了无尽的壮士悲凉气概!
英雄少年郎弹剑高歌,纵横无双,只五十骑席卷万军封喉南下,好不快哉!
“哈!又是俺大宋吗?”
明明是自己的子孙上位了,为何他们也没有祖宗的风范呢?
为什么我太祖的血脉也会让壮士蒙志!
不,这不该是我大宋的结局,不该是我大宋该有的故事!
后人之前说什么?宋制皆出自太宗之手......对,就是这样的,都怪赵二这个不成器的,害了我大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