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天下所有人都想当然的认为为,像辛弃疾这样的人才注定要得以重用,拜将封侯。」
「就连辛弃疾本人也很谦虚的认为,他的起点都这么高了,朝廷给他压压锐气,先来个一营将军也是能接受的。」
「然而,现实却给辛弃疾开了个玩笑。」
「南宋朝廷任命辛弃疾为江阴签判,做了一个负责起草公文的小官。」
赵匡胤:???
江阴签判?签判?
你给我开玩笑呢!这特么连官都勉强算是的一个大吏就把咱大宋的英雄打发了?
“就连俺都不能一定做得到的冲营擒将,被辛弃疾给做到了。”
“如此古今往来的悍勇人物,居然做了个签字的!”
签判是何官职?
这么说吧,判官判完案后要写案情书,这时候负责对案件档案签字封存的官员,就叫做签判。
连判官的副手都算不上。
赵匡胤看到这里是真的恼了!
辛弃疾这样的名将之材居然被完颜构这样大材小用了!
浪费人才啊!给俺赵大,俺能立马带身边悉心教导。
南宋之前的古人们看到这里十分不解,任命一个小文官咱们先不说什么了。
问题是,人家是个武将啊,你任命个文官?!
你但凡任命个小点的武官都没毛病!
只有北宋的人们,看到辛弃疾南归后的结局若有所思。
仁宗时期
龙椅上的赵官家脸色铁青,刚才他也被辛弃疾这样的少年英雄感染的热血沸腾,现在陡然看见这样的欧亨利结局,心中情绪一时起伏不断。
群臣沉默。
晏殊扫视了一圈班直,看了番官家脸色后,宽慰道:“官家,我大宋向来重视士大夫。”
“兴许是后世大宋朝廷不想埋没天才,先给他士大夫身份过渡呢?”
“是呀!同叔说得对,定是后世朝廷想得更周到,现在的小官只是一个起点,一个过渡。”
“官家宽心,后面辛弃疾肯定能发挥大用的!”
众人紧接着开口上前劝慰,赵祯的脸色这才有了缓和,靖康耻的画面当初就看得他差点晕死。
如今的赵祯是万万看不得一点刺激画面了,一想到不孝子孙的行为,就恨不得当时打在墙上。
最好,别让朕知道是那个儿子继位的!
朕管不了你们,还管不了你们祖宗吗?
收起思绪后,赵祯沉吟道:
“那朕就拭目以待吧!”
......
「辛弃疾立下了天下响动的功绩,也回到了南宋的国土上,更是受到了皇帝的亲自嘉奖,最后为何没有受到该有的重用呢?」
「因为辛弃疾作为一位从沦陷区南下的“归正人”,注定要受到南宋君臣的猜疑、排挤乃至诬陷和迫害!」
想要北伐?
大宋朝廷不把他打入间谍处死就算好的了。
“多可笑啊!”
“自己放弃的臣民主动归附居然成了二等人。”
扶苏眼睛都瞪圆了,难以置信宋朝的作为。
之前他的父皇看见汉朝的霍去病,都快馋哭了。
宋朝可好,主动送上门的名将都不要,还给人家打上了二等国民的身份。
“唉!臣是名臣,君非明君!”嬴政摇了摇头:
“昔年先祖穆公时,野人唐突杀了他的坐骑都没有追责,还为野人送上了自己的美酒。”
“正因为穆公不以野人卑鄙,对待所有秦人一视同仁才能成就穆公的霸业。”
“青史昭昭,到了后世莫说普通的国民,就连名士都要成为二等人了。”
宋朝不亡,还有天理吗?